分析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4期   作者:聂兰乔
[导读]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在2017年6月开始在临床血压检验标本采集中应用细节管理。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本院检验科的100分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前)标本50份定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1月(实施后)标本50份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采集合格率及患者投诉率。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样本采集合格率和患者投诉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应用细节管理,对于提升血液检测样本采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在检验科室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细节管理;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
    新时期临床检验医学飞速发展,检验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为了确保获得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必须要重视提升血液样本采集质量。本院检验科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和人们的新要求,积极引入高效管理模式,旨在提升血液检查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1]。本研究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00分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前)标本50份定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1月(实施后)标本50份定为观察组,分析和对比两组采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旨在对检验科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00分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前)标本50份定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1月(实施后)标本50份定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3.65±2.4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4.21±2.5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严格遵照科室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观察组实施细节管,具体方法为:①详细告知患者血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禁食12h,但是不得超过16h;第二日上午7-8时为血液样本采集最佳时间短,复检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血液采集,不得在输液后进行血液采集;②采集血液样本时需要穿刺,初次穿刺患者会极为紧张,同时还有些患者会表现为晕血、晕针,如果采集时患者过于紧张,会对血液样本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采集操作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说明采集最佳体位,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完成采集,能够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确保获得最佳的血液样本;采集前要规范进行消毒[2];③合理的体位有助于检验人员能够顺利进行穿刺、避免穿刺失败、降低穿刺疼痛感;穿刺时需要考虑患者实际情况、血液采集要求合理操作;④通常对血液样本进行采集时会选择小号针头,有利于降低疼痛感,患者接受度相对较高,如果必须要使用大号针头时,需要告知患者详细原因,同时尽量不采集近心端血管中血液;⑤告知患者保持手掌自然伸展,不要反复握拳或是过于紧张握拳过紧,止血带要保持松紧适当,采集尽量要在60s之内完成;穿刺过程中,针头需要和皮肤形成适当夹角,将针头准确穿入血管之中,如果发现没有流出血液,可以适当调整针头,尽量不要拔出后再次穿刺,避免诱发医患矛盾,最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⑥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后,需要将试管准确做好标记,并尽快送到检验室进行检验;如果需要暂时保持的样本,需要置放、保存于合格环境中,谨防样本发生质变,影响检验准确度。
        1.3 指标观察
        分析和记录两组采集合格率及患者投诉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后)的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及患者投诉率相比对照组(实施细节管理前)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详实的依据,新时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检测结果准确性不断提升,为了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度,就需要重视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避免因为采集不规范影响最终结果。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很多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患者心理因素、采集体位、穿刺模式、检验时间、患者是否符合血液检验要求(主要为空腹时间)、样本存储方式等,如果上述环节操作不规范,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可能造成医生错误判断病情[3]。临床血液样本的采集是确保提供准确血液检测结果的关键一步,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各环节操作规范性。细节管理属于一种高效的管理本办法,对于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工作细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其应用于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能够让检查人员有据可依,依照管理规定规范操作,确保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能够提升检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集合格率和患者投诉率相对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表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应用细节管理,应有效果理想,有利于提升检验准确度及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能够提升采集有效率和准确度,尽量保证一次采集成功,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和细致的服务,让患者更加满意,可在检验科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秀丽, 王琴, 李巍,等. 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质控中的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 33(5):151-154.
[2]李顺君, 左玥. 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有效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16(4):536-539.
[3]邵俊良, 徐晓敏, 孙玲玲. 追踪方法学运用于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20(6):588-591.
[4]高志琪, 苑惠敏, 周琪,等. 止凝血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自动核查的应用评估[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2(11):962-9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