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4期   作者:娄培莉
[导读]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研究该药物
        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研究该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88例,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年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用药方式,经对症处理后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措施。结果:在88例患者,女性例数高于男性,年龄在21岁~65岁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静脉给药高于口服,患者药物剂量在300mg/d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联合用药高于单独用药。在对患者停药之后,有54例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34例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变后进行对症药物干预,治愈24例,好转10例。结论:左氧氟沙星在临床治疗应用中,其给药途径、给药剂量、患者性别和年龄、用药方式均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对该药物的合理用药加强关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Adverse reactions and rational drug use of levofloxacin in clinical treat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levofloxacin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o study the measures of rational use of levofloxacin.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levofloxacin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ing ag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dose and way of administr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o explore the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the drug.Results: Among the 88 patients, the number of femal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patient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ged from 21 to 65 years o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 the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highest when the drug dose was 300mg/d, and the combination drug was higher than the single drug.After drug withdrawal, 54 patients' symptoms disappeared or alleviated, 34 patients received symptomatic drug intervention after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clinical symptoms, 24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10 patients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evofloxacin, it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dose of administration,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 and way of administration are all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ational use of levofloxaci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s: Levofloxacin;Adverse reactions;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引言
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是第三代氧氟沙星左旋体,该药物具有t 1/2长、抗菌谱广和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反应、组织浓度高等优势,获得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经调查,目前左氧氟沙星相关药物共有34种,且该药物使用范围也正在逐步扩大,造成不良反应增多。资料显示,按照药品种类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排名第一位。目前左氧氟沙星的大量使用还会提升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性,如结核分枝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等,所以除需关注该药物不良反应外,还需对耐药性综合考虑本研究旨在分析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88例,平均年龄(36.7±1.3)岁;科室分布:骨科 34例,消化内科 17 例,呼吸内科 19 例,泌尿内科 18 例。纳入标准:均在住院期间由于左氧氟沙星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相关重大疾病者;意识不清,存在精神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分析88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患者年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用药方式、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组织,经对症处理后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措施。
2 结 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用药方式分析
在88例患者,女性例数高于男性,年龄在21岁~65岁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静脉给药高于口服,患者药物剂量在300mg/d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联合用药高于单独用药。见表1。

2.2 患者对症处理后改善情况
在对患者停药之后,有54例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34例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变后进行对症药物干预,治愈24例,好转10例。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较强,据研究显示,其抗菌活性能够达到氧氟沙星的 2 倍左右,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细菌中 DNA旋转酶活性,阻碍 DNA 合成复制,进而有效杀菌。左氧氟沙星对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杀菌作用均较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抑制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等细菌复制。但左氧氟沙星对于厌氧菌作用较差,所以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多用在敏感菌导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 。有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在使用中无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同时也无致癌性,是较安全的一种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该药物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目前临床中左氧氟沙星导致的常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本研究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药物在使用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 21 ~ 65 岁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高于口服,给药剂量为 300 mg/d 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同时联合用药高于单独用药。经分析认为,性别和年龄因素与患者有关,临床用药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给药方式中,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主要因为多数静脉滴注患者易自主调快静滴速度,可能出现过敏、恶心等不良反应;合并用药时,会有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左氧氟沙星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如茶碱类药物,二者与细胞色素 P450 结合会出现相互抑制作用,进而提高血液中茶碱浓度,导致中毒症状。如合并糖尿病患者,会联合降糖药,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糖失调。所以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造成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要实现合理用药,应关注以下内容:给药方式科学合理。左氧氟沙星药物若是口服,利用度基本接近 100%,所以临床中应首选口服治疗,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分析,口服均优于静脉给药。给药剂量科学合理。左氧氟沙星属于浓度依赖型药物,杀菌作用强度取决于药物峰浓度,若是病原菌中度敏感,可提升药物峰浓度以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大剂量给药能够有效发挥该药物的抑菌作用,所以近年来该药物的使用剂量正在逐步提升。尽量避免联合使用。临床中,只有完全确定一种抗菌药物无法发挥出完善的治疗效果或患者合并严重混合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才可通过联合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患者性别和年龄、用药方式均是导致左氧氟沙星治疗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对该药物的合理用药加强关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顾晓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143-144.
[2]王彩薇,谷岱.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TB)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4):44.
[3]田晓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处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5):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