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录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干预护理1月后Barthel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干预护理1月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F-M)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高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标达到B级以上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疼痛程度(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干预中应用,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能力,改善预后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rognosis effect analy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80 stroke patients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study group (40 cases) by numerical randomization.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 nursing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the motor function score (F-M)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SF-36)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oportion of Barthel index reaching grade B or abov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VA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clinical prognosis intervention of stroke patients has a very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exercise abil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Stroke patients;Clinical effect
脑卒中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现如今,康复护理理念及人文关怀逐渐被应用到各个科室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让患者有着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从生理和心理上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就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预后效果做了简单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 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均在4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均在3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具有典型脑卒中临床表现,且经脑部影像学检查确诊;② 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好;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长期慢性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包括用药、饮食和生活指导。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严格做好康复工作,使其认识到自身恢复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性较大,帮助其重拾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较为缓慢,患者家属也会因长期照护而产生疲倦、烦闷心态,护理人员应适时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努力抗争病魔。②若患者为正常侧肢体的侧卧体位》应注意为患者颈部进行支撑,将患者功能异常侧的大、小手臂折叠置于健侧或置于病床上,以确保功能异常手臂处于功能位,功能异常侧下肢交叉置于正常侧前方,下方以棉垫等支撑,足摆至功能位。③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减少其褥疮和一侧肢体功能失调的发生,应为患者定期改变体位,同时在恢复功能训练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功能恢复标准,以患者健侧为准,进行患侧功能恢复。④ 当患者接受治疗1~2d后 ,嘱患者与护理人员配合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坐位练、桥式运动及翻身训练等,在治疗后3 周内开展,训练不宜急于求成,可慢慢过渡到标准功能训练,待训练都完成后再加入站姿和走路训练。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1月后,采取Barthel指标评价患者的预后,60分以上为B级,采用四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评价患者的四肢功能活动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均采取了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取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经各自干预护理1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标达到B级以上的患者分别有34例(85.0%)和5例(1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指标、疼痛程度评分
.png)
经各自干预1月后,研究组无论在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指标还是疼痛程度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治疗时间距离发病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患者脑组织恢复和临床症状缓解。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脑卒中患者存在的脑功能损伤,尽快恢复使其脑功能恢复正常是重中之重。发病后180d之间,是恢复脑功能的黄金阶段,因此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为重新恢复患者肢体、语言及日常活动能力,同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和饮食问题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1个月后,接受早期康复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预后达到 B 级以上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组,患者四肢功能和生活质量分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应尽早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的具体情况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注童其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位,提高其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力,帮助其功能恢复,并明显提升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边逸然.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15-17.
[2]王会笑,杨明莹,鲍济洪,刘杰,丁璐,欧密,陈奖国.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2):18-20.
[3]张延军.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