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的指标评价和建立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4期   作者:陈进 袁强 姜淮芜 周航宇
[导读] 目的 评价并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指标。
        摘要:目的 评价并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指标。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等对初筛指标进行评价,予评价指标数据赋值,计算擅长系数、一致性系数及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综合评价法,共筛选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预检分诊指标9项(权重分值),分别为武汉地区(0.126);武汉周边及省外(0.124);密切接触(0.119);聚集性(0.119);潜伏期(0.115);发热(0.107);干咳(0.107);乏力(0.10);呼吸系统疾病(0.073)。专家权威系数 0.58;一致性系数0.541。结论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指标,为我院预检分诊更合理高效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综合评价法;指标评价和建立

2019年 12月我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全国陆续出现输入病例发生。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我院处在输入病例较多的地区,而且作为绵阳市定点救治医院,一时间急诊、发热门诊、门诊就诊人次迅速暴涨。在诊疗工作中,如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患者的预检分诊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及时发现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隔离和治疗,避免医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是定点医院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检分诊缺乏统一标准指导临床实践,而且尚未见采用综合评价法筛选指标的研究报道。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检分诊的指标评价和建立,以期为门急诊预检分诊筛查提供帮助。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步骤
1.1.1 成立协调小组
    协调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3名,硕士研究生2名。主要任务是:拟定研究主题、确定专家咨询组人员、编制专家咨询表,组织咨询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1.2确定专家咨询人员
    选择9人。专家的选择条件是:从事呼吸内科、传染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公共卫生等领域工作10年以上,熟悉流行性病毒传播、预防及治疗(尤其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具有丰富经验。
1.1.3 设计、拟定专家咨询表及考卷
     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等方法,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1],初步筛选出9个指标,拟定专家咨询表及考卷。表中主要介绍了专家评分方式、研究目的及相关背景资料,供专家参考。以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方式进行评分。
1.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 SPSS 11.0 进行数据的输入和统计分析。
1.1.4.1 数据赋值
重要性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极重要4 个等级,分别赋予1、2、3、4分[2]。
1.1.4.2 统计内容
专家积极系数、擅长系数(前者以问卷回收率表示,后者通过专家对考卷计算得出);反映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的指标(算术均数);反映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的指标[肯德尔和谐(Kendall’s W,W)系数][3]。
1.1.4.3 指标筛选方法
指标删除需同时满足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排秩在后20%,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协调小组结合议题小组评议后进行指标筛选。
2 结果
2.1 研究的可靠性评价
2.1.1 专家基本情况(表1)


2.1.2 专家积极系数
咨询发送问卷9份,回收9份;且均为有效问卷,即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2.1.3 专家的擅长系数
专家的擅长系数(q)由我们对其考卷的答错率计算所得(表2):
q=1-2P  q为擅长系数;P 为错答率   一般q≧ 0.8



表3中按专家对各指标评分编秩,遇相等评分时,取平均秩,并按指标计算出秩和(Ti),然后再计算各指标的平均秩和()

式中m为专家数,n为指标数,为第k个相同秩的个数。
    经过计算,9个指标的权重如下:武汉地区(0.126);武汉周边及省外(0.124);密切接触(0.119);聚集性(0.119);潜伏期(0.115);发热(0.107);干咳(0.107);乏力(0.10);呼吸系统疾病(0.073)。专家权威系数 0.58;一致性系数0.541。
3 讨论
3.1专家参加咨询及讨论的积极程度及代表性
为保证专家能及时收到咨询表以及考卷,避免漏填,提高回收率,本研究在咨询中采用协调小组派专人送、回收的形式,并对咨询表当场进行逐条审核,并对考卷进行闭卷式考核。提高咨询表回收率,减少漏填率,缩短回收时间,保证了咨询表的质量。咨询表回收时间为3天,考卷为当天收回并评判。且在发送咨询表及考卷初始,召开2次专家座谈及微信讨论,详细告知研究目的及背景资料和研究评分方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这也从侧面反映专家参加本研究的积极程度。选择专家是本次研究成败的关键[4]。本次咨询基于绵阳市新型冠状肺炎的一线防控专家,且为省级各个专业学会知名权威专家组成员,专家涉及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学、急诊医学和卫生决策管理7个学科,知识结构层次较高,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业工作时间都在18年以上。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值为0.58,0.8以上的专家占到50%,而一般认为权威系数 ≥0.80,且权威系数与预测精度呈一定的正函数关系。本研究中第9位专家为医院决策管理,因在考卷中答错率为40%,故后期综合评分及数据分析时,将其评分结果剔除。余研究所选专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
3.2 筛选结果分析
本研究经协调小组讨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指南,初步筛选出9个指标,经专家咨询、专家座谈及专家评分,予不同指标不同评分,经计算后,发现“乏力”和“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权重低,分别为:0.10和0.073,予删除,可将其作为预检分诊的二级指标。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如对于“乏力、干咳”指标,各自代表的意义不同,需拆开分别评价。另外,对于“武汉旅行或居住史”过于狭义,有可能在预检分诊时遗漏患者,需添加“武汉周边及省外地区”。经协调小组讨论后,采纳了专家的合理建议。在最终权重评分中,武汉周边及省外地区为0.124,证实专家建议合理有效。
本研究对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全国专家对其流行发病、潜伏期、临床表现、治疗都存在争议,且处于探讨及科研起始阶段,我院一线防控专家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指南,结合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现状和自身专业知识,对其预检分诊指标进行评价,其一致性系数为0.541(其值介于0-1,越接近1,则协调程度越高),虽低于文献所述,但从侧面反应这是一个边学习边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另因本次全国疫情严重且时间紧迫,未联系到省外专家,进行详细第1.2.3.4轮咨询、问卷和评分,推广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其更接近真实状态。
3.3 预检分诊的特殊性及作用
与以往流行病分检方法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检方法无金标准,因患者临床表现不同、来源不同、传染性极强和医疗资源受限,需因地制宜,及时合理地分检患者,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和避免漏诊,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基于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现状,结合我市现有医疗资源,评价并初步建立预检分诊的指标体系,改进我市预检分诊流程,避免漏诊、院内交叉感染和医疗资源浪费。这就要求分诊护士在患者就诊时,把好第一道关,详细根据上述指标询问患者,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患者,进行正确的分诊。本研究初步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标准化预检分诊的指标,按照其重要性让分诊护士的工作有据可依,同时将其纳入培训和准入考核,是确保分诊护士和门诊医师熟悉工作流程和熟练操作的关键,从而配置充足的人力,保证快速接诊和处置患者。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检分诊护士的素质问题,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总之,我们将根据本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上述指标在预检分诊中的应用,采用综合评估法评价和筛选指标。逐步完善,直至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77号.2020.01.27
[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 ISBN 978-7-117-12850-6
[3]黄敬亨. 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7.212.
[4]胡志,周达生。软科学直观预测技术德尔菲法. 医学与哲学. 1989.10: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