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评价加服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象为100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按照单双号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加服炙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服炙甘草汤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炙甘草汤;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
发病的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浑身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临床上,许多医生会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但是也容易引起负面作用,不利于长期生存。为此,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炙甘草汤,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所以,本文以100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加服炙甘草汤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100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按照单双号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加服炙甘草汤治疗。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9-72岁,平均年龄(53.6±3.7)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6±1.3)年;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55.8±3.5)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3±1.5)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50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如下:给患者提供地高辛,0.5mg/次,1次/d;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100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给予观察组50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炙甘草汤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如下:西药用法与对照组一致。炙甘草汤配方如下:生地黄20g、麦冬15g、赤芍15g、当归15g、炙甘草12g、麻仁12g、桂枝10g、人参10g、生姜10g、阿胶9g、五味子6h以及大枣5-8颗。如果患者伴有严重血瘀,则加入15g丹参和3g三七;如果伴有四肢逆冷,则加入10g肉桂和5g细辛;如果伴有强烈疼痛,则加入10g延胡索和10g香附;如果伴有胸肋胀痛,则加入10g郁金、10g乌药以及6g陈皮。每日煎煮1剂药方,分为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中的疗效鉴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标准如下:(1)若心力衰竭症状完全控制,心功能改善程度超过2级或者恢复正常,则为效果显著;(2)若心力衰竭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程度超过1级,则为治疗有效;(3)若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改善迹象,则为治疗无效[2]。除此之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括心律失常、肾功能异常以及呼吸困难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17.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png)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在中医领域中,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喘症”、“心悸”的范畴,主要是由于阳虚、阴虚以及气虚所致,其中阳虚会导致血瘀、痰浊;阴虚会导致血涩、心脉较弱;气虚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3]。对于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需要以利水化湿、养阴活血等药物为主。在临床上,经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其副作用比较大,不利于远期治疗[4]。为此,我们将炙甘草汤加入常规在治疗的过程中,该药方中的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麦冬具有滋阴润肺功效、麻仁可以润肠通便、炙甘草则可以养心益脾、大枣加桂枝可以温经通脉、养血安神,将这些药物结合起来使用,对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有着明显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服炙甘草汤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文奇.探讨炙甘草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亏虚证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139-140.
[2]王颖.炙甘草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2):1512-1516.
[3]赵受伟,余佳,潘英侃,尹佩如.炙甘草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亏虚证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5):30-31.
[4]孙天才.炙甘草汤加减辅治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亏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3):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