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 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4期   作者:刘丽霞
[导读]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产科护理人员开展后续工作带来一些帮助。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产科产妇270例,通过掷骰子的方法将所选产妇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产妇人数相同,每组135例产妇。护理人员在护理甲组产妇时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在护理乙组产妇时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不安全事件出现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相比甲组产妇而言,乙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由此可得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产妇而言,乙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较低,由此可得两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加以应对,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产科;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护理
        前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民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护理安全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相比其他科室,产科护理对象较为特殊,产妇及其亲属精神较为敏感,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产科产妇270例,护理人员在护理甲乙两组患者时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及针对性防范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产科产妇270例,通过掷骰子的方法将所选产妇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产妇人数相同,每组135例产妇。甲组所选135例产妇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38岁,(29.5±5.2)岁为均值年龄,乙组所选135例产妇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39岁,(29.7±5.3)岁为年龄均值,两组产妇常规信息之间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科伦理委员会允许本次实验的开展:产妇及其亲属充分知晓本次实验;产妇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能够配合实验的顺利开展;产妇及其亲属均签署自愿协议。排除标准:产妇本身所患疾病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1]。
1.2方法
        护理人员在护理甲组产妇时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在护理乙组产妇时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护理人员应对甲组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科学合理的选择一般护理手段,以加快产妇的康复进程。护理人员在乙组产妇护理过程中,应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深入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应对策略,以期规避不安全事件,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2]。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不安全事件出现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间的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21.0,观察组指标均使用(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n)表示,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3]。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比甲组产妇而言,乙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由此可得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两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
        相比产妇而言,乙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较低,甲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14.81%,乙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5.19%,由此可得两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我国产科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部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不能在护理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不能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难以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而对护理工作开展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二是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较差,对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三是护患沟通不及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较少,不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进度及质量;四是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导致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靠的依据,护理工作盲目性较大,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4]。针对这些情况,医院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根据实际工作减轻产科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产科护理人员的行为,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另外,护理人员应与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充分掌握产妇的诉求及心理状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产妇掌握相关知识,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5]。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产科产妇270例,意在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产科护理人员开展后续工作带来一些帮助。护理人员在护理甲乙两组患者时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及针对性防范对策,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产妇而言,乙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甲乙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59%及93.33%,由此可得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产妇而言,乙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较低,甲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14.81%,乙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5.19%,由此可得两组产妇不安全事件出现几率之间有着一些区别,数据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表明,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加以应对,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双颜.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80+182.
[2]李桂香.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195-196.
[3]孙海燕. 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2):89-90.
[4]聂芹. 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75-78.
[5]裴金兰,罗红仪,沈彩玉,李洁凤,黄晓玲. 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6):800-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