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6期   作者:张静 刘方 刘凤英
[导读]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方式,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方式,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选择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与血气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就气血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比对照组的76.0%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选择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致死率很高,且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的特点,在病情加重时会发生呼吸衰竭症状,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尚未找到病因,多采取临床护理手段进行病情控制。有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和身心压力,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0-64岁,平均(53.33±1.15)岁,男性11例,女性14例,患者病程为1.2-5.0年,平均(2.40±1.04)年,患者症状:呼吸困难20例,胸闷+气喘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9-64岁,平均(53.40±1.05)岁,男性12例,女性13例,患者病程为1.4-5.0年,平均(2.36±1.13)年,患者症状:呼吸困难16例,胸闷+气喘9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加入。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成立风险管控小组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存在较多病症,且身体机能衰退,所以需要建立专业的小组,进行24h看护。风险管控的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手段,防止事件的扩大化。风险管控小组可以定期对风险事件进行回顾和总结,降低事件的发生几率。提升小组成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法律意识。
        1.2.2进行针对性风险护理
        老年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症状,容易发生并发症,而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发病重、发病急的情况,风险管控小组需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测,并且借助抗生素、祛痰药等药物,借助雾化吸入、静脉注入、呼吸机等仪器,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护理。护理的器械需要定期维护,减少非医务人员的触碰。


        1.2.3COPD中医分期分级防治的策略与目标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也是中医防治慢性病的重要策略与原则。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分期、分级辨证治疗必须根据不同分期、不同阶段(肺功能分级)的关键病理环节和病机特点,以解决的关键目标为靶标进行干预。因此,中医药防治COPD分期、分级的防治策略与目标为:稳定期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降低急性加重发生的风险;急性加重期重在使本次急性加重的影响最小化、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死亡风险;急性加重危险窗期重在防止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促进恢复进入稳定期。根据肺功能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GOLD1、2级患者重在保护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GOLD3、4级患者重在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存质量;晚期患者(多见于GOLD4级)应注重合并疾病的防治、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存质量,尤其要注意降低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就气血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3 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比对照组的76.0%高,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感染、环境污染以及吸烟存在密切的联系,而遗传异常、肺部发育异常同样也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的气道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并出现肺泡异常的情况,进而导致气流受限。病情的持续发作,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肺功能下降、气道紊乱及肺气肿,严重则会出现呼吸衰竭。而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则会诱发全身性疾病,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较为稳定,且进展缓慢,多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较为严重,疾病的危害性相对较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病情持续加重的同时,逐渐改善其气流受限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常规采用吸氧、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方法,使用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以及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药物,可有效消除气道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通气功能,促进其肺功能的恢复。但是药物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配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缓解呼吸衰竭症状。
        参考文献
        [1] 蔡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8):1056-1057.
        [2] 潘晓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智慧健康,2018,4(06):192-193.
        作者简介:张静  1983.09.13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  学历:本科  专业:中医学  研究方向:呼吸  职称:中级   工作单位:济阳区中医医院内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