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6期   作者:尚巍
[导读] 针对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 针对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其诊断结果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有韧带损伤95条,69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23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54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及手术治疗结果大致相同,诊断准确率达96.3%。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诊断;应用价值

        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损伤类型,损伤部位主要在膝关节半月板、膝关节韧带等。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是膝关节损伤的多发人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膝关节剧痛、肿胀、无法伸直等。在日常生活中,膝关节的损伤却是极为常见的,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日常活动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早期的软骨或者半月板损伤在确诊后,往往通过保守治疗便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存在半月板损伤及撕裂的表现,则应进行膝关节镜治疗。只有经过了明确诊断,医护人员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本文选取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18~60例,平均(42.3±5.6)岁。包括重物挤压损伤患者36例,重物坠落损伤21例,交通事故损伤患者23例,其余10例患者为炎症导致损伤。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出现关节肿胀、疼痛。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使用核磁共振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膝关节损伤的具体位置,然后对核磁共振仪器进行调整,保证能够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诊断。方法:取患者的仰卧位,并使其膝关节外翻10~15°;扫描序列常规使用:①FSE序列:T2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②SE序列:T1加权、T2加权、质子密度加权。③脂肪抑制技术:FSE序列FS技术T2加权和反转恢复序列。层厚为3~4mm,层距为1~3mm。像素矩阵多采用256×256或256×192。FOV:10~16cm。④GRE序列:二维序列成像、三维序列成像。进行检查的时间为20min,检查完成之后,患者还需行关节镜检查,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然后针对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
1.3诊断标准
        使用核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不同程度损伤在MRI上所表现的不同,即信号、形态及边缘改变不同。患者症状不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信号序列也会有所区别,根据信号的形状,能够对患者病情的程度进行判断。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来说,能够根据信号的形状判断患者半月板的损伤程度。正常半月板在各个序列中均表现为低信号,正确的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对于半月板手术方案的制定很重要。


1.3.1软骨损伤的诊断标准
        Ⅰ期:患者的关节软骨伴有明显的肿胀现象;Ⅱ期:患者的软骨表面有明显的毛糙现象;Ⅱ期:患者的软骨内存在小囊样病变现象,且表现为弱信号;Ⅲ期:患者的关节软骨明显变薄,但对钙化层无影响;Ⅳ期:患者的关节软骨完全消失,并且存在软骨下骨硬化现象。
1.3.2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
        0级:检查可见半月板为正常,且其形态规则,呈均匀的低信号;Ⅰ级:患者的半月板中存在高信号影,呈椭圆形或球状,但未至半月板的关节面;Ⅱ级:患者的半月板内呈高信号,多呈水平的、线状,可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至半月板的关节面缘;Ⅲ级:半月板内有明显的高信号,并且已经达到关节面。根据高信号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ⅢA型和ⅢB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算,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韧带损伤95条,69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23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54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大致相同,除此之外经过手术治疗时的观察,发现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也基本相同,诊断准确率达96.3%。
3讨论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膝关节损伤常用的诊断方式,具有相当的优势,它以薄层、小视野、高梯度场强直接地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的结构且无损伤性,对其损伤情况及病变位置和具体形态可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和定位,诊断结果较为可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详细影像信息,对其病因研究有重大意义,并可以对治疗效果可以进行及时评估。对软骨损伤分级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还能发现关节镜不能发现的Ⅰ级和Ⅱ级半月板损伤,是诊断半月板、软骨损伤等疾病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有韧带损伤95条,69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23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54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及手术治疗结果大致相同,诊断准确率达96.3%。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方法耗时短,图像清晰且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另外对于各种类型的关节组织病变的检查也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周国民.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9):51-51.
[2]王辉.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初探[J].大家健康,,2017,11(7):57-57.
[3]范海. 探析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30):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