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是140例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进行尿常规检验的住院患者及其尿液标本,质量控制应用前收治的70例为对照组,应用后收治的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观察组尿液标本合格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合格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加强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标本合格率,以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深入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液;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
在疾病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等方面,尿常规检验是主要的检验项目,有着无创伤、检验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不过检验还是会经过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患者疾病诊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由此引发纠纷,因此有必要在检验前做好质量控制[1]。我院为了研究出现最佳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此次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140例住院患者及其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控制应用与否为原则进行分组,应用前后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68(41.35±2.56)岁,男女比例38:32。观察组患者年龄20-66(41.14±2.38)岁,男女比例36:34。两组患者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不做质量控制,指导患者自主采集标本,取中段尿送检。观察组患者则在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如下:
1.2.1检验前教育:告知患者在标本采集中的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还要指导患者仔细填写申请单,填写内容要真实。
1.2.2 标本采集:为了避免尿液标本受到污染,保证标本质量,在采集时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叮嘱患者采集前合理休息,尽量不要服药、不要饮水,如必须用药需得到医生许可,以避免药物成分进入尿液中,降低标本质量。②尿液标本要放在绝对清洁的统一容器中,容量要足,并标记好采集时间、病历号、患者姓名等信息,避免标本混淆。③在尿液采集前要清洁尿道口,特别是女性患者,避免阴道分泌物、经血等进入标本中。
1.2.3 保存及送检:尿液标本采集后要在2小时内送检,如果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及时送检,需要将尿液标本存放在2-8℃的低温环境中,最长保存时间为6小时,如超过此时间则需要重新采集。
1.2.4 标本检验:检验人员在进行标本检验之前,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标本质量,如果有不合格情况将其退回,重新采集。此外,为了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性,要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掌握仪器、试纸准确操作方法,提高检验能力,避免因操作不当降低检验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尿液标本合格情况,不合格影响因素包括:送检超时、容量不足、信息不全、污染。②统计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合格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整理两组数据,(%)代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尿液标本合格情况
观察组共2例尿液标本不合格,合格率为97.14%;对照组有8例不合格,合格率为8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合格率
观察组69例检验结果合格,合格率为98.57%;对照组7例合格,合格率为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73,P=0.029)。
3 讨论
尿液常规检验能体现人体健康情况,同时还能通过分辨尿液中的成分,来判断疾病情况,不过只有准确的检验结果才能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指导意见。尿常规检验环节包括,标本采集、保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2]。经过研究发现,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①标本采集不当:通常需要采集中段尿,部分患者对此不知情,采集的是前段尿,也就让尿道口的细菌进入标本,降低标本质量。②标本存放不当:尿液标本采集后需要立即送检,因为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尿液中的部分成分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检验结果,常温环境最长放置时间为2小时,低温环境最长放置时间为6小时[3]。③特殊饮食或用药:特殊的食物及药物会对尿液化学成分产生影响,如采集前食用大量甜食,会增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使检验结果失准。因此,质量控制就要围绕以上因素指定,首先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知晓尿液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采集中的正确操作方法等,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尿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如果无特殊情况,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如不能即使送检,控制好保持环境。此外,检验操作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所以定期展开学习培训,提升检验工作能力,也是降低尿常规检验结果异常的主要手段[4]。
在此次研究中,进行质量控制之后入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观察组患者,与质量控制之前的对照组患者,在尿液标本合格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仅为8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结果合格率方面,观察组为98.57%、对照组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做好质量控制能保证尿液标本质量及检验结果质量。
总而言之,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前加强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标本合格率,以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深入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艳芳.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3):164-165.
[2]崔婷, 颜群, 缪淑贤,等. 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周转时间分析与优化[J]. 临床检验杂志, 2018, 36(9):73-74.
[3]于佳弘, 荣兰香, 于雪娇,等. 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对尿常规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 (9):1309-1311.
[4]孙彬, 王文桥, 王丽军,等. 野战卫生检验装备PU4210与实验室常规尿液分析仪的对比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 25(1):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