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气丸加肉桂治疗口咸验案 1 例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6期   作者:云雨 李守山 熊化萍
[导读]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口咸患者,
        【摘  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口咸患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患者素有消渴,身体失于调摄,肾精漏出,自感口咸,日久造成肾阴阳两虚之证,运用都气丸加肉桂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口咸;肾精外漏;都气丸

        苗某,男,54岁,江苏宿迁人,主因“发现血糖升高3年,左上肢麻木3月”于2017年12月13日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后予中药汤剂口服,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口服“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西药,血糖控制良好,左上肢麻木感减轻。患者血糖控制佳,大喜,遂问,中医能治口咸否?追问病史:6年前始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口咸,初未重视,后口咸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发展至“整日口中似含盐巴”,无法忍受。患者遂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转至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查“腮腺及唾液”,未见异常(未见报告单),仍未明确诊断,后患者渐渐失去治疗信心,于是入院时未提及口咸之症。四诊:神清,精神一般,体型偏胖,无异常气味,整日口咸,尤以晨起为重,刷牙漱口后无改善,畏寒,性欲减低,饮食睡眠无异常,小便清长,大便调,舌质淡,苔少,脉细涩。考虑到《素问·宣明五气篇》: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口苦多见而口咸少见也,口苦为胆液外漏,此口中咸味,乃外漏之肾精也,证属肾精外漏,日久,至肾阴阳两虚。治当补肾漏,益肾阴,温肾阳。处方予都气丸加减:熟地黄20g,生山药20g,山萸肉1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醋五味子15g,肉桂5g。7剂水煎服。7剂尽患者口咸症状全无,欣喜异常。出院3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口咸未复发,疗效甚为满意。
        按语:无病之人未进食的情况下,口中应该无异常味觉,病理状态下则可能出现苦、咸、甘等味道。早在《素问·奇病论》中有对口味异常的论述:“口甘为脾瘅病,口苦为胆瘅病”。临床常见病人自觉“口苦”,多见于肝胆疾病,然“口咸”病人少见。

现代医学对人体咸味敏感度的差异正处于实验研究当中,Stolle T,Grondinger F等人实验证实,人体的唾液蛋白谱在静息唾液中表达不同,对NaCl敏感的志愿者组:免疫球蛋白重链Y1、激肽释放酶血管舒缓素、组织蛋白酶G、成髓细胞蛋白酶能显著增加丝氨酸型肽链内切酶活性;而对NaCl不敏感的志愿者组:脂质运载蛋白-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D、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能够显著增加半胱氨酸型肽链内切酶抑制剂的活性。而丝氨酸型肽链内切酶已经被证明能促进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介导的钠转运;半胱氨酸型肽链内切酶抑制剂可以减少ENaC介导的钠转运。因此,体内不同的蛋白酶活性影响了人对NaCl的敏感程度[1]。但是西医仍然缺少对应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对此类病症的认识具有理论基础。《素问·五藏生成篇》: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五藏之气也。”意思是咸味与肾有密切的联系,治疗口咸当从肾论治。此病案中患者发病年龄为48岁,口咸日久,且逐渐加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男子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患者年过四十,不知养身调摄,失于房事,肾液漏出,肾液上承,自觉口咸。日久肾阴亏虚,阴病及阳,出现肾阴阳两虚之证,肾阳虚是由肾阴不生阳所致,故患者性欲冷淡。其阴阳两虚之根源在于肾漏,所以治疗重在补肾漏,益肾阴。都气丸出自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症因脉治》,方中采用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泻之法,补肾阴之亏损而不留邪,以治标;五味子补肾漏、涩肾精,以治本。
        讨论: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病人口味的变化来推测出内在脏腑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我们可以推测出口咸病位在肾。薛世坚[ 2] 肾虚气化水液的功能障碍,都会引起水湿之邪停聚,而水侮土,引发口咸。再根据患者病情分析病因为肾虚,摄纳无权,肾精外漏。邢新娜等[3]认为口咸为肾虚造成水液停聚,郁而化火,久之成湿热。同样认为本病以虚证为主。治疗当补肾虚,涩肾精。补肾我们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肾之阴阳不足,当补(增加)肾之阴阳;二是肾失于固涩,肾之精液漏出,当补(补漏)肾。此例病人当属于肾虚失于摄纳精气,肾精外漏,治疗当以补漏为主,滋补肾亏损之阴阳为辅。以五味子补肾漏,六味地黄丸滋肾阴,加肉桂益肾阳,同时引火归元。正常人肾脏不虚,摄纳有权,精气得藏于肾,如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年高体衰、虚火内扰煎灼肾液,则可导致肾的藏精、纳气功能失职,肾中精气外泄,出现口咸,可选用都气丸为基本方治疗。

参考文献:[1] Stolle T,Grondinger F.et al.Salivary Proteome Patterns Affecting Human Salt Taste Sensitivi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7 Oct 25;65(42):9275-9286.
[2]薛世坚.补土制水消除口咸[J] .中国医疗前沿, 2007, 2(21):85-86.
[3] 邢新娜,王惠君.清利湿热法治口咸案[J].山东中医杂志,2013(6):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