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6期   作者:谢红 张程
[导读]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后快速传播到全国多个地方,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后快速传播到全国多个地方,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毒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很难及时被诊断和隔离,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诊断难点和瓶颈。本项目立足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肖家冲院区患者的临床表现,将临床症状及检测方式相结合,通过系统和全面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得到患者分类检测的方法;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分类筛查方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疑似病例;早期分类筛查;临床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被认定为由一种先前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动物及人类的体内,只有少数几种人类冠状病毒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疾病[2]。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变异性、人群易感性、患病率和临床特征尚不完全清楚,且对于可疑患者尚无统一的筛查流程,尤其是无感病人的早期筛查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3]。新型冠状病毒的准确和快速检测方法,病毒的早期发现是限制和控制病毒扩散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基于实验室检测方法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肖家冲院区已有几种筛查的方法已应用到了临床,并且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检查和有效筛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对象:主要收集2020年1月27日至2月19日于本院疑似新冠病人筛查定点医疗点就诊的有流行病学史及呼吸系统症状或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及永川区的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包括:(1)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咽痛、流涕、胸闷、胸痛。发热定义为最高体温(口温)>=37.3℃。
        纳入标准:本院疑似新冠病人筛查定点医疗点的有流行病学史及呼吸系统症状或有发热症状的疑似患者和未来可能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
        研究方法
        1.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患者就诊时于分诊台采集心率、血压、指氧饱和度、体温数据,并由医生记录患者病历资料。外周血标本送我院检验科进行检测。鼻咽拭子采集送至医院检验科,阳性者由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放射科进行胸部CT检查及阅片。
        (1)鼻咽拭子检测:对于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或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建议采用鼻咽拭子采集标本。若鼻咽拭子无法采集标本时,可考虑口咽拭子采样。为提高检出阳性率,可同时采用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采样,必要时也可采集痰液标本,痰液标本应该取患者深咳的痰液。
        (2)采集咽拭子:采用了通过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和筛查。采集咽拭子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隐性感染的有效途径。


        (3)CT检查:CT检查的优势是方便快捷(检查时间在10分钟内),且能检查出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
        (4)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适用样本类型包括人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样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等)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试剂盒可手工操作,也可与配套自动化前处理系统配合使用。
        (5)胸部CT阳性然后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
        2.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的临床观测指标如下:是否发热、发热至就诊天数、最高温度、是否咳嗽、咽痛、流涕、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气短、腹泻、肺内啰音、SpO2(%)。
        3. 实验室检查指标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肌酐、肌酸酐酶、谷丙转氨酶、心肌酶谱。
        结果与讨论 目前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肖家冲院区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筛查,比如咽喉、鼻咽拭子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检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和CT等。这些方法主要是对检查是病毒的核糖核酸和CT影像异常等进行诊断,各种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核酸检测直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故而特异性较CT检查更强,但核酸检测突出问题是检出率低,且操作环节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较繁琐,报告周期较长。CT检查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无法与其它病毒性肺炎相区分,CT影像异常表现存在一定滞后性等。
        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需要系统的研究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核酸检测与CT影像相结合的筛选方法,找到筛查准确性的关键原因,研究疑似感染者对筛查指标的敏感性,从而各检测指标与被筛查人员的病因、症状及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感染者早期筛查方法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统计和分析方法,通过被检测人员的检测指标的优化和过程优化提出更加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方式和方法,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提高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娄江华, 付芳芳, 白岩,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 36(3):396-399.
        [2] Team E E . Note from the editor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clares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six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J]. Eurosurveillance: bulletin europeen sur les maladies transmissibles = 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bulletin, 2020, 25(5).
        [3] 罗蒙, 江波, 徐鸿婕,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J]. 中草药, 2020.
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筛查方法和临床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