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以便为内科护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时间段中,选取9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与护理后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对比中,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5.6%;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率,能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内科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实践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全部符合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1]。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位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3±3.1)岁;平均病程(5.3±0.4)年。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7±2.9)岁;平均病程(5.7±0.2)年。两组患者中,主要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上述各项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在实验组中,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科疾病,病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加强对疾病不够了解,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大多表现为焦虑、抑郁、不安等,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等,需要向患者讲解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对该病的治疗措施与护理情况详细讲解,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教处理,或者可以采用图片与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该病治疗的步骤,对每个治疗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与操作方法进行讲解,让患者对该病具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认知程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治疗依从性的提高。②心理暗示指导: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通常会将病情严重程度夸大,存在焦虑、恐惧、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仔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并给予患者心理暗示指导,让其积极面对治疗,提升治疗信心。并且可以通过轻松舒缓的音乐来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以便确保患者放松身心,能够缓解不良心理。可以摆放患者喜欢的书籍,让患者从书籍中寻找快乐,并放松自我。③心理分析后个体化护理:需要对患者的精神与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及时了解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的原因,对患者心理不利因素进行详细了解,并给予消除。针对隐秘性因素需要明确了解,适当的给予预见性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内心述求,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加以重视,给予针对性措施解决。针对情绪相对稳定的患者,需要以引导为主,鼓励患者参加身体情况讨论,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详细的了解,并积极面对治疗。针对内心比较脆弱与敏感的患者,需要耐心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案,对内科疾病的危害进行详细告知,讲解治疗方法。针对盲目乐观的患者,需要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认知到疾病的危害性,告知治疗的作用与目的,对患者的饮食、运动与用药情况密切监督,确保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针对悲观抑郁的患者,需要给予温情护理,在于患者沟通的时候,需要确保态度温和轻柔,获取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自我调节与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告知家属需要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针对焦虑恐惧患者,需要积极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充分了解到内科疾病的发生情况,对治疗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安抚患者,稳定患者心态,与患者深入交流与沟通,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1.3统计学分析采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心血管患者的实际情况,常规的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的只能够从患者的生理上解决患者的问题,而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给予特定的心理护理[3]。心血管科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在患者入院之时就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刚接触陌生环境时的不良心理;入院后应当给予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帮助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同时向患者进行案例教育,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在出院时还需要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叮嘱,指导患者家属一些基本的护理措施,并定期电话或者上门随访,实现对患者心理的全方位干预[4]。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在心血管内内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晓丽.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53-154.
[2]高慧英,王春红.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4(9):4955-4956.
[3]葛晶.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对住院患者心理疏导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1):203-204.
[4]方际翠.心理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10.
赵珊,1985年10月,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汉族,女,本科,主管护师,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