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出血(UGIB)属于内科急症,其治疗时常使用药物治疗,此治疗方式也是首选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初次发病且病情比较严重、以往疾病史和患病原因不详的患者,在容量复苏、生命支持等基础上,进行经验性联合用药治疗,以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其出现生命危险。基于此,下文告诉你如何选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以便让患者得到正规治疗,及时控制病情。
一、治疗急性UGIB代表药物有哪些?
(1)代表药物:①抑酸药物:例如H2受体拮抗剂,以及PPI药物,即质子泵抑制剂。②生长抑素:伐普肽、奥曲肽、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类似物等。③止血和凝血药物:止血芳酸、氨基己酸、维生素K、氨甲环酸、血凝酶等。④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药物(头孢三代类)等广谱抗菌药物。⑤血管升压素:特利加压素、垂体后叶素与血管升压素,以及此类药物的类似物。
(2)药理作用:①抑酸药物能有效提升胃内pH值,能将pH值控制在6.0以上,进而借助血浆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来达到诱导止血目的。避免新形成的一些凝血块被胃液快速消化,因为胃液pH值在5.0以下。除此之外,使用抑酸药物后,胃内pH大于4的情况能维持8小时以上,胃内pH大于6的情况能维持20小时以上,不仅能提升胃内pH值,还能促进纤维蛋白凝块和血小板聚集,继而预防血凝块出现过早溶解,有助于预防再出血和止血。②生长抑素药物能降低内脏血流和门静脉压力,进而起到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胰腺肽和胃肠道类激素等物质分泌的作用。③止血和凝血类药物对急性UGIB的疗效现今还没有定论。④对于肝硬化疾病导致的急性、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常伴有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炎性水肿。为此,需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利于止血。⑤血管升压素属于一种收缩机,能降低内脏器官流血量,进而减少入门静脉的血液量,最终减弱门静脉压力,以利于止血。
(3)临床应用:①抑酸药物有利于止血,且还能有效预防再出血。②生长抑素是急性EGVB患者首选的一种药物。③不建议将止血药物和凝血药物作为一线药物,否则误应用在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急性UGIB患者中,会引起药物滥用现象。④抗菌药物能预防感染,同时还能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早期再出血风险,进而提升急性EGVB患者生存率。⑤血管加压素能有效控制EGVB患者的出血情况,但此药物无法降低患者病死率,且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
二、急性UGIB患者如何选择药物?
急性UGIB患者病因不同、出血程度不同,用药方案也各异,具体如何选药,来看下文吧!
(1)一般性急性UGIB患者:对于一般性急性UGIB患者,其出血量比较少,各项体征较平稳,若及时对症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急性UGIB患者中有80%至85%是一般性急性UGIB,在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止血、抑酸等对症处理。正常情况下,临床常使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抑酸治疗,控制胃酸分泌量,继而提升患者胃内pH值。与此同时,患者在没有明确病因时应实施经验性治疗,例如静脉滴注常规剂量PPIs药物,每日给药2次。同时注意,一线药物不可包含止血药物,以免对无凝血功能障碍病人产生药物滥用现象。
(2)危险性急性UGIB患者:在24小时内UGIB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属于危险性UGIB,其预测指标应包括:心动过速、低血压难以纠正、鼻胃管抽出的胃内容物呈现咖啡样或者暗红色、血红蛋白在80g/L以下或者呈现进行性下降。危险性急性UGIB在临床中约占15%至20%,应首选内镜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药物选择静脉应用PPIs和生长抑素,能控制大部分患者不明因素导致的UGIB,且还能最大限度减小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要注意下述三件事,①尽量在早期使用PPIs药物,因为在内镜检查之前使用此药物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开展,能有效改善出血病灶,进而降低内镜下止血的可能性。②患者内镜诊疗之后,给予大剂量PPIs药物,能减小高危病人再出血风险,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③正确使用生长抑素,首先应给患者缓慢推注或者快速静滴250μg生长抑素,然后再滴注或者静脉泵入250μg,持续治疗5日。对于高危UGIB患者,应持续滴注或者静脉泵入高剂量生长抑素,每小时滴注500μg。相比常规剂量给药,在控制出血、改善内脏血流动力学、提升患者存活率等方面高剂量给药获得的效果要更好。除此之外,对于急性UGIB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冲击剂量给药,即重复、快速静脉滴注250μg生长抑素,但不能超过3次。
对于存在“急性UGIB如何选择药物?”疑问的读者,可以详细阅读上文内容,将会让你豁然开朗,进而正确选择治疗急性UGIB的药物,以免出现盲目用药治疗的现象。但也要提醒各位,一旦出现急性UGIB,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避免出现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