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上肢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常规定位手术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手术的观察组,记录手术指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
小儿上肢手术患儿一般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完善,术中神经阻滞期间极易出现不配合现象,导致麻醉效果欠佳,手术质量降低。准确定位是神经阻滞成功的重点,传统定位手术主要是根据体表定位盲目探索异感,损伤性较大,麻醉后很容易引起并发症[1]。随着研究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出现在人们视野,其有效的避免了这一不足,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方式。本试验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集的上肢手术患儿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取得显著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试验对象均是我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儿,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各组20例。一组是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在2—11岁,平均值(6.43±2.14)岁。另一组是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各10例,年龄区间3—13岁,平均年龄是(6.50±2.11)岁。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验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定位手术,丙泊酚把控输注麻醉,观察患儿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状况,一经消失方可选择肌间沟部位进针注射药物。选择中、前斜角肌肌间沟内部,甲状舌骨肌上为手术穿刺点,用7号针头在穿刺点偏角侧推进,注意针头要垂直皮肤,深度以1.0—1.5cm为宜,观察回抽是否存在血液或者气体,若不存在此种现象则可及时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前壁手术患儿,应选择腋路进针注药,在穿刺腋鞘穿刺针未见突破感方可根据患儿腋动脉搏动状况进行手术定位,同样回抽无血或气体时注药。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按照患者病情状况,确定探头扫描深度和角度,选择探头外侧0.5cm处,顺着探头长轴缓慢刺入一次性神经阻滞针,并观察进针动态,及时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一旦穿刺针达到确定部位,可在臂丛神经束周边注射混合液,同时观察混合液的分布和扩散,判断药物有无全部包裹目标神经。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包括阻滞操作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分析临床麻醉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并给予t检验;α=0.05作为试验检验标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臂丛神经麻醉几乎不会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已逐渐成为当前临床常见的麻醉方式。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其安全意识较弱,上肢外伤可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期间往往选择臂丛麻醉,但是小儿麻醉效果并不佳,使得手术质量下降。
本试验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可起到良好效果。分析原因:传统麻醉方式在穿刺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盲目性,且需重复性穿刺,导致患儿神经受损,手术效果不理想[2]。而超声引导下麻醉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可准确定位机体神经,便于临床医师更好的观察到患儿肌间和腋路周边的解剖结构,提高麻醉的准确性,操作也相对简便。另外,在超声引导下,临床医师可更加清晰的判断出患儿局部麻醉药物的神经包裹状况,有助于视患儿病情及时加以调整,与此同时,亦可观察出患儿麻醉药物的扩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麻醉阻滞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儿术后苏醒,快速恢复机体自主呼吸能力[3]。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龙.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1):177.
[2]陈婵娟,张龙新,肖培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小儿多指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8):79-80.
[3]吴立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14(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