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的临床价值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口腔正畸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正畸方案选择分组,传统组、联合组各组均为35例。传统组仅接受传统正畸治疗,联合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牙位正畸指标、正畸有效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正畸治疗后,联合组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而磨牙位移幅度减小明显,P<0.05;联合组正畸有效率及正畸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方案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牙位畸形情况的有效纠正,且正畸效果及满意度均具有显著优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传统正畸;口腔正畸;临床价值
口腔正畸是针对牙列不齐、牙齿形态、色泽异常等症状进行功能性矫正、美学矫正的一类临床治疗方式,患者可在经针对性口腔正畸后,实现对自身牙齿咬合、形态的有效纠正,进而改善其口腔功能及面部美观度,临床效果显著,但随着近年来随着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的深入,在大量传统正畸回顾性研究中指出,仅采用单一正畸治疗虽具有较好近期效果,但在远期疗效中易由于牙齿抗基松动,影响最终正畸效果,故需针对牙齿抗基松动采取联合正畸治疗方式,提升正畸效果[1]。因此,为研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的临床价值及有效性,特设本次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口腔正畸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正畸方案选择分组,传统组、联合组各组均为35例。
传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区间15~27岁,平均年龄(21.05±3.52)岁,确诊牙弓前突11例、开唇齿露24例;联合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区间16~27岁,平均年龄(21.54±3.65)岁,确诊牙弓前突13例、开唇齿露22例。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X线、CT诊断后均符合口腔正畸临床实施标准,均在详解研究细则后,确认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确诊牙颌面畸形所致口腔功能异常者;排除合并牙周炎、全身系统性疾病者;排除孕期患者;排除合并先天性牙列缺失者。
1.2方法
患者实施治疗前均需在经全颅骨X线或CT扫描成像后,制定个性化口腔正畸方案后实施治疗。
传统组仅接受传统正畸治疗:先取直丝弓矫正于患者口腔内置横腭杆,其后进行口外弓支抗加强对抗,口外弓每日佩戴时长为12h,单侧牵引力均为200~300克,完成正畸治疗后需每月定期复诊,调整牵引力度。
联合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治疗:治疗实施前先指导患者取甲硝唑溶液漱口,其后进行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后取黄铜丝分离患者患牙,配合术前成像诊断结果明确种植体植入方向,标记位置,并在分析牙根形态、位置及种植体形态结构后,切开牙槽粘膜组织,植入种植体,植入深度及角度均需根据治疗方案操作,植入部位以膜龈结合点或偏向牙根2~3mm位置处为佳。完成微型种植体种植后,需X线摄片明确种植体种植效果及结构稳定性,其后进行传统正畸治疗,术后需取微型钛钉增加牵引力,并接受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并发症风险,术后需定期复诊明确种植体情况,调整牵引力,种植体种植十个月后取出[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牙位正畸指标、正畸有效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牙位正畸指标包括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及磨牙位移幅度,根据患者口腔正畸前及3月后颅骨全景X线片成像结果对比测算所得。
正畸有效率判定指标:显效:患者经正畸治疗后,患者磨牙位移幅度较治疗前减少幅度>70%以上;有效:患者经正畸治疗后,患者磨牙位移幅度较治疗前减少幅度在50%~70%;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指征者。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同类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牙位正畸指标对比
经正畸治疗后,联合组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而磨牙位移幅度减小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口腔正畸作为临床中进行口腔功能性及美观性矫正的治疗方式,可在矫正治疗后,使患者口腔功能实现有效改善,对于多数牙齿及面部美观度同样具有明显提升价值,且随着国人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口腔正畸治疗已成为口腔科热门治疗项目。
研究结果表明:经正畸治疗后,联合组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而磨牙位移幅度减小明显,P<0.05;联合组正畸有效率及正畸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较少,P<0.05。分析原因:牙列错位畸形是口腔正畸治疗主要疾病类型,对于患者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负面影响明显,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影响更为显著,应积极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改善口腔功能,使颌面部骨骼正常发育,提升美观度。传统正畸治疗的实施,虽可在直丝弓矫正基础上通过牵引对患者磨牙移位及牙列排列情况实现一定改善、纠正作用,但在正畸实施中患者牙齿抗基基础较差,易发生松动,影响正畸效果,且可增加牙周炎等并发症风险,故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方案的实施,则可在微型种植体种植后加强患者牙齿抗基,为正畸治疗效果的维持提供口腔基础[4-5]。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传统正畸方案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牙位畸形情况的有效纠正,且正畸效果及满意度均具有显著优势,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齐海洋,李正磊.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及满意度[J].新疆医学,2020,50(05):450-453.
[2]姚瑞兵.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3):25-26.
[3]单贤文.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08):85-86.
[4]倪辉,贾岳,石志强.传统正畸方法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8):280-282+296.
[5]闫小静,魏强,闫召月,等.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正畸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04):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