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中西医对痛经的认识及各自的治疗优势分析,中医脐疗给药的机理、“温经止痛贴”组方机理的分析,探讨了中医脐疗与西药联用治疗寒性痛经机理。认为,“温经止痛贴”敷脐结合口服消炎痛( 吲哚美辛肠溶片)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痛经的方案,能够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为患者提供既简便又具有良好近期、远期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脐疗,“温经止痛贴”,消炎痛,寒性痛经
痛经作为妇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青少年、青年女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报道[1]称某学校160名18-19岁的女生痛经发生率高达86. 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痛经患病率约占42% -90%,因此,中医、西医都很重视痛经的研究。
一、中西医对痛经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痛经的原因主要有: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过度、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含量增高、性激素的变化等导致子宫异常收缩,还与情绪、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多采用解痉、镇痛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来治疗,其中消炎痛、布洛芬等是临床最常用的解痉镇痛药[2]。西药止痛作用快而强,但疗效短暂、易复发,而且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使之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中医认为,痛经总的病机为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的“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的“不荣则痛”。其常见证型有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肝肾亏虚五种。
基于临床实践,因地域及患者人群差异,医家对痛经的病因病机认识略有不同,但多认为寒性痛经占比例较大,寒性痛经常表现为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暗有血块,脉沉紧,平素肢冷畏寒。患者多素体阳虚,寒从内生,加之外感寒邪,由寒致瘀而引发痛经,且往往伴有痰湿,温阳散寒祛瘀止痛,往往能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如邢章颖等[3]通过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60例,其中寒凝血滞型108例,占67.5%。
脐疗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以无痛无创伤、远期疗效好、易于推广、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受到医家重视,也被患者广泛接受。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为给寒性痛经患者提供既简便又具有良好近期、远期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案,本课题前期临床研究中,将150例寒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联用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各50例,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中西药联用治疗组使用“温经止痛贴”(主要成分:细辛、紫石英、硫磺、乳香、没药、白芥子、甘遂、苍术、南星等)敷脐结合口服消炎痛( 吲哚美辛肠溶片),中药治疗组使用“温经止痛贴”敷脐,西药治疗组口服消炎痛。各组分别于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患者的痛经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的积分、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2年后痛经程度积分。结果,中西药联用治疗组痛经程度积分、中医证候的积分、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2年后痛经程度积分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
三、中医脐疗给药的机理
1、脐与胸腹腔脏器联通有丰富的经络旁支,与全身各部存在密切的气的联系。胎儿期,脐带是胎儿获得气血营养物质最主要通道,通过脐可将气血输送到全身,也就意味着脐与全身各部之间皆有转输气血的通道。出生后,脐带虽然已脱离,并且脐与身体联系的部分血管韧带化,不再输送血液,但脐与全身各部气的联系还继续存在,并与整体生命活动相互影响。
有研究表明[4],在针刺经络敏感人神阙穴1寸时引发的感传路线,除纵行沿任脉循行并通督脉,横行沿带脉贯注命门以外,还有一种由神阙穴向胸腹壁斜行贯注的放射状路线,这些感传路线分布严正,排列规则,分支联系范围广泛,从而提示脐与胸腹腔还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刺激脐能够对脏腑机能产生调节作用,脐疗给药能直接作用于脏腑而起效。在脐周取穴的脐针疗法能够对全身多组织器官病变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5],也佐证了脐与全身各部存在密切的联系。
2、脐乃人身元阳所居,是温阳散寒关键部位。张景岳《类经附翼·大宝论》曰: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生我者由此而裁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原,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此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通过气味雄烈、刺激性强的细辛、甘遂、白芥子等药物的刺激,可激发脐部所蕴含的元阳,起到良好的温阳散寒作用。
3、脐位于任脉,任脉发源于胞宫,任主胞胎,所以脐部给药可通过任脉直接作用于痛经的原发器官胞宫。
4、脐部皮肤薄、药物易于吸收。脐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且脐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较差,同时脐部皮肤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药物较易透过脐部皮肤,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至全身。
四、“温经止痛贴”组方机理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敷药通过适当组方可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温经止痛贴”采用细辛、紫石英、硫磺温阳散寒、通经止痛为主药,用乳香、没药祛瘀止痛为辅,少佐苍术、南星、白芥子、甘遂祛痰湿,白芥子、甘遂还能刺激皮肤,加强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吸收,诸药合用敷脐,既能够温阳散寒止痛、祛除瘀血痰湿,又能调节体质、扶正固本。
五、结论
寒性痛经患者多素体阳虚,寒从内生,加之外感寒邪,由寒致瘀而引发痛经,且往往伴有痰湿。通过温阳散寒祛瘀止痛的“温经止痛贴”中药敷脐给药,激发脐部元阳,调节相关脏腑机能,并通过任脉通联胞宫,能有效改善患者寒性体质,收到治本之效;结合口服西药消炎痛快速止痛的长处更能加强止痛治标之效,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本病上体现了优势互补,往往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临床疗效良好,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琴.160名卫校女生痛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4):429-430.
[2]汤映香.消炎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4):25.
[3]邢章颖.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6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95-397.
[4]尉迟静.“丹田”应在神网穴的深部[J].广西中医药,1981,5(5):49.
[5]熊曼玲,欧飞微,梁迪,等. 脐针疗法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39(11):85-8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J15LL55
第一作者姓名:刘刚
单位信息: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联系方式:
手机:15666772386
邮箱:liugang1949@126.com
邮编:250116
简介(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1973年1月/男/汉族/山东龙口/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针灸临床教学
发票抬头及税号: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52370000MJD64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