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讨论瘫痪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我院部分瘫痪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随机置入完成分组。常规、实验组接受常规、血栓预防护理。回顾性总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栓发生风险。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瘫痪患者提供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护理控制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综合预后水平,值得普及。
【关键词】预防护理措施;瘫痪;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中相对普遍的一种血液循环相关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存在长期性的凝结而引发的一种静脉阻塞性疾病,临床中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静脉回流受阻为主,全身的任何静脉都有可能发生这一疾病[1]-[2]。针对偏瘫患者而言,因为本身的运动、生活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需要长期性的卧床,在卧床期间缺少运动以及长时间的压迫导致血流状况不断恶化,所以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也相当高,这也是影响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关键[3]-[4]。对此,为了进一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本文简要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的应用价值,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我院部分瘫痪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随机置入完成分组。分组后例数相同,均为50例,实验组的男、女比例27/23,年龄中位数58.55岁;常规组男、女分别27、23例,年龄平均(57.59±4.77)岁。实验组和常规组的基础资料相近,P>0.05。
1.2方法
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主要是根据医嘱提供护理。
实验组提供预防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危险因素评估
采用WELLS方式实现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的评估。通过评估认为危险因素主要在于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以及血液成分改变。瘫痪患者主要风险在于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以及血管壁损伤,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提升。通过总结认为,危险因素主要在于活动性恶性肿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长期制动、存在血栓倾向、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年龄超过70岁、心脏和呼吸衰竭等。
1.2.2预防护理
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认知护理。借助沟通交流提高家属的参与护理与管理意识。同时对于部分肥胖、高龄的患者,需要提供个体化指导,强化后续的下肢静脉保护等措施,主要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式的肢体运动;2、饮食护理。以改善饮食习惯的方式降低血栓风险。调整饮食并增加饮水量,保障大便通畅。尤其是对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必须注重饮食控制;3、血栓控制。因为瘫痪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导致血栓风险提高。对此,在临床中一方面需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要求患者参与到临床锻炼中,最初以被动方式活动下肢,由患者家属做好肢体按摩,预防血栓风险。另一方案需要规避静脉操作的负面影响,在采取静脉输液时应当尽可能保障输液路径的计划性选择,规避在同一个部位反复的进行穿刺操作,预防血栓风险;4、对于高凝状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实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为患者提供0.4ml的低分子肝素,以患者耐受为标准调整用药方案,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5、为患者穿戴衣服昂性的弹力袜预防血栓,借助压力抗栓泵,期间需要注重下肢周径的检测,并落实定时定位,及时发现血栓风险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回顾性总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栓发生风险。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各组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例数,统计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分析和统计学计算。数据录入时基于定性、定量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定性数量不采取分类变量。数据检验方式基于T值、X2方式进行检验,分别用于均数、百分比数据。统计学计算期间数据对比差异中P<0.05则代表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瘫痪患者而言,因为临床中需要长期卧床,此时肌肉会丧失一定的收缩功能,长期后便会导致血栓的形成[5]。对此,借助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更好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基于患者康复期间的需求提供多方面护理帮助,规避因为静脉血栓而引发的负面康复成本,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预见护理属于一种以前瞻性为目标的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之前,先对患者做好全面性的评估,早期、及时性的明确患0者的风险因素,并基于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从而降低临床中的康复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该结果充分证明预防护理措施对于瘫痪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具备突出的预防控制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肢体静脉血流保持稳定性与通畅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可广泛应用于瘫痪患者的护理中。
综上所述,为瘫痪患者提供基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护理控制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综合预后水平,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倪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027(005):102-103.
[2]王丽.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预防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5):151-153.
[3]郭凯红.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44-245.
[4]陈慧,周婷,徐小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临床转归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8,020(003):426-427.
[5]屈霜威.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