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郭云峰1王士全2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愈加重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愈加重视,并且意识到建设生态绿色城市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交通本质进行深度分析后,得出绿色交通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绿色交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交通理念相互促进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智慧城市生态建设为例,将绿色交通的理念应用于城市的规划实践中,详细分析了绿色交通和生态城市相关概念,并提出实施方案,在生态城市规划层面充分体现了绿色交通理念。
关键词:绿色交通;生态城市;交通规划;公共交通
一、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私家车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现代城市交通科学合理的规划,缓解我国当前交通拥堵压力,推动我国绿色交通事业发展。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和具体应用其实是在公共交通、多模式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影响下出现的,其运作过程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同时还能将以人为本的特征充分发挥出来。
        在对现代城市交通进行规划和设计时,要注意将交通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将这些要素全部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规划和操作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和落实交通与土地之间的利用互动机制。要将轨道交通作为基础,这样可以实现对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推动和落实。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轨道交通走廊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利用,实现对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完善,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2.1打造模块化层级式交通系统
        推进“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建设以有力的慢行交通体系为支撑、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骨干公交、支线公交等构成的多样化、高可达性的公交网络系统。建设全覆盖、高可达性的慢行网络系统。慢行系统主要结合商业金融区、工业园区、住宅区、行政办公区等片区周边,以及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骨干公交站点等周边道路布设。
        2.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合理途径
        绿色交通体系要贯穿交通从规划到建设整个过程。要想实现绿色交通,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采取紧凑的布局与高密度道路网络相结合,打造生态新区慢行肌理。从目前我国的多数交通状况来看,国内多数传统的城市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通常偏重“大街区、宽马路”模式,该模式的应用会导致城市交通效率偏低,并且可达性较差,慢行交通出行条件十分匮乏,这对我国城市交通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生态新区规划过程中,应当打破传统规划理念的束缚,应当构建“小地块、密路网”的交通模式,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应当分别规划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不同级别的道路程网状交织,通过该方式,使街区内的道路密度得到及进一步提升。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超过90%的网路间距应当控制在150~250m之间;建筑的具体形式应当随着街道的顺直或弯曲和景观的穿插等各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变化设计密度的道路网络,将交通量疏散至一组宽度较窄的互相平行道路上,而并且将所有交通量都集中在交通主干上,这样分交通量,可以使交通效率得到提升。(2)在交通规划过程中,要构建更多的直线路线,使城市中非机动车和步行的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城市交通中,构造慢行肌理,要优先安排非机动车辆和步行出行交通,充分体现“城市为人而建”规划理念。
        2.3建立绿色街道
        步行道在街道地面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设计人员在选择步行道铺装材料时,总是率先考虑铺装材料的经济性、美观性和耐久性,却一直不够重视铺装材料的生态性,这不利于缓解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生态问题。

只有步行道铺装材料符合标准,才能改变街道的湿度和温度,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将透水铺装应用到城市步行街道中,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还可以有效阻止地基下沉。多样化利用植物是影响街道生态性设计的关键因素。植物通过阻挡太阳辐射、反射阳光、蒸发来减少热量。绿屋顶、绿墙、行道树是人们利用植物减少热量的主要形式。在街道中,绿屋顶和绿墙能够有效降低自身表面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行道树能够直接降低各类热舒适指标和空气温度。与遮阳棚和太阳伞相比,树荫的遮阴效果更佳。在种植植物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树龄、品种、生长规律和形态,还需要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场地内进行合理配置。
        2.4生态城市与紧凑、循环、智能、安全化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本身要求城市紧凑化、生态化、安全化、智慧化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紧凑化体现在“城市分散化集中”和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布局形态,减少能源消耗;生态化体现在绿色、低碳,也体现在资源循环与微循环(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技术体系的应用;安全化体现在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及城市其他安全;城乡一体化体现在城乡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和自然、平等、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2.5城市人居环境设计
        城市规划过程中,住宅区设计是重中之重。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做到合理布局。在城市住宅区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深入考察区域、城市地理状况,深入了解水资源、大气条件等,从长远出发,制定居住区规划。其次,控制材料质量。住宅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筛选建筑材料,不能够污染到周围环境,危害到人体健康。再次,科学保护周围环境。草坪、公园等绿地广泛存在于住宅小区内,需要给予这些绿色环境足够的保护,以便将绿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优化环境,净化空气。最后,科学处理生活垃圾。住宅区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产生,如果随意丢弃或者处理这些垃圾,将会严重的破坏居住环境。因此,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合理分类生活垃圾,运用相应的生态技术,促使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2.6减少汽车出行
        目前,我国机动车污染形势严峻,机动车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单纯追求建设机动车工业强国的需要,社会矛盾已经由解决民众私家车需求转变为减少机动车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损害,民众对于实现机动车产业绿色发展的呼声不断加强。我们应当统筹好“绿色”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基于此,机动车产业发展应当将环保摆在优先位置,破除“唯GDP至上”主义侵扰,加快新能源车辆、清洁能源等研发,实现全方位生态保护基础上的生产发展,禁止“一刀切”式的关停措施,积极运用好“绿色发展”理念的辩证法,实现矛盾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
结语: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结合,从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各个环节出发落实绿色交通理念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对城市环境提出一定的保护意见,对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这样不仅能够从政策上给予相对应的引导和扶持,而且还能够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实现绿色交通理念,提高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缓解现代交通拥堵的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能够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望见.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0):272.
        [2]夏胜国,王树盛,曹国华.绿色交通规划理念与技术[J].城市交通,2017(4):66~75.
        [3]南楠.中小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D].郑州:河北农业学,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