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王波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更新理念,不断探索审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好安全卫士,在实现审计全覆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稳步发展。当前事业单位资金规模和业务范围日益增强,内部审计风险来源愈加复杂。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控,及时研判和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资金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防范经济风险,增强自 身免疫力,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与企业相比发展缓慢 ,还比较薄弱 ,普遍存在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内容过于单一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根据党报告中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各事业单位都逐步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各级次监察审计体系得到了充分扩充和完善。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并与财务部门、办公室或者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存在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此外,审计部门存在受双重或者多重领导的情况,缺失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2、人员执业能力普遍偏弱。内部审计的人员队伍是一支新成立的队伍,且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照,更没有相关明确的规范可以学习。而内部审计工作不是简单地对财务收支的防弊查错,更是要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查找出深层次的原因,采取对策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能力,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比财务人员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层次不高,专业性不强,风险敏感性不足,能力偏弱的问题。这是因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系的人员构成大多为缺乏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或由单位财务部门直接调配而来的会计人员,甚至是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一般人员。
        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原审计署审计长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审时度势,清醒认识到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认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不发展信息化审计事业就没有出路。”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仍以翻看纸质账目为主,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员、资金等投入甚少,没有形成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等信息系统相匹配的内部审计监督和管理系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面对海量数据无从下手、无法快速找到目标数据,造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繁重而效率低下。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来源,想要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应对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一方面要转变工作理念,深入研究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方面的政策要求等,意识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设置专门的部门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独立开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部门内部管理,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全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


        2、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和综合技能。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全面培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发展过程中各类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审计人员,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研究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确保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要求开展的审计活动,将自己所学的审计知识贯穿和融入到日常实践活动中区,在审计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更多综合性、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审计结论或意见,确保审计工作职能有效发挥。
        3、加强审计创新,运用现代信息平台、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监督。根据事业单位实际,建立综合审计自动化监控平台,减轻审计人员日常工作负荷,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部门业务协同,提高信息共享利用效率,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审计工作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规范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水平,所以需要全员配合,全面审计监督,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应有作用。
        4、建立审计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督机制。业之间、事业单位与媒体之间、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的交流,确保事业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事业单位在完善信息沟通渠道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提高员工参与组织管理的积极性,强化事业单位职工的交流能力,防止员工因表述或倾听有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加强监管。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指的是对事业单位各个工作岗位以及各部门进行监督和反馈。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关系密切。因此,要想加强内部监督工作,一方面要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以总部的管控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管理好全部的控制评测工作,制定好内部监督标准和制度;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定期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必须依据评价方案,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此外,内部监督系统应该建立结果改善机制,只有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体现监督工作的价值。最后,还要全面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严格付款审批流程。事业单位采购环节众多,必须按照需求进行岗位设置,以防出现权力过分集中等问题。
        6、利用先进科技成果强化固定资产信息技术控制。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的有利优势,构建固定资产大数据平台。注重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建立大平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不断提高平台的智能化、简便化以及标准化水平,同时,重视平台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维护,以免发生信息泄露现象,防止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确保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安全。另一方面,科学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日益扩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就存在严重不足,而固定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就能保证固定资产的盘点与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效预防固定资产日常业务行为中的差错,舞弊等行为的发生,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流失,使固定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对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国庆. 新常态下公路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思考[J] .交通财会 ,2019,(12).
        [3] 张悦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法探究 [J]. 现代商业 .2018(30)
        [4] 夏同梅.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的构建 [J].经济师 .2019(08)
        [5] 张庆龙,聂兴凯.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改革建议 [J]. 会计研究 .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