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覃薇薇
[导读] 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政府會计制度》
        摘要: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政府會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深深影响着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开展。怎样能够将《政府会计制度》与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各大高校财务管理者和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对高校财务人员来说更是一大挑战。本文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做了比较,结合高校财务部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快速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策略,希望研究能够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地方高校 财务管理模式
        
1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挑战
        2019年的新会计制度已正式施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已按照要求完成,双分录的账务体系也已经建成,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中仍面临着挑战。
        1.1会计核算更复杂对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的挑战
        传统高校会计核算方式单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主要忙于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审核,业务操作相对简单,重复性强。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核算制度,编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分录,实现双重核算,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例如:何时需要编制双分录,何时只编制财务会计分录;是否计提坏账准备及坏账准备的金额如何确定等;如何实提折旧摊销做好成本核算?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双分录正确与否?在权责发生制下何时确认科研收入?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更复杂,这对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1.2会计工作量加大对会计人员编制有限的挑战
        会计工作量加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新会计制度要求编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分录,实现双重核算,会计分录编制工作量加大了一倍。第二,虽然通过财务系统进行了双分录触发设计,但是双分录触发的是否正确,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需要触发双分录,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专业判断能力,加大了会计账务处理的难度,想要学习并掌握新的会计业务,财务工作量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高校会计人员编制有限,会计人员退休后就没有再引进新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年龄逐渐增大,会计人员数量不断较少,新会计制度下工作量成倍增长对会计人员编制有限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1.3财务管理更细化对会计人员学习动力不足的挑战
        传统的高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缺乏成本理念,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行,进行成本核算。例如实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应付利息等等,高校从只重视“收支管理”向重视“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和预算收支等全面管理”转变,管理更细化,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地学习。
        由于会计人员长期忙于会计实务的处理,知识结构老化,管理职能弱化;同时事业单位因历史原因会计人员边缘化严重,年龄结构老化,很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缺乏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管理更细化,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理论与政策水平,学习新准则、新制度,这对于会计人员学习动力不足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1.4成本核算对财务信息化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系统的数据提取、统计分析及共享等需进一步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平行记账和双报告,财务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进行成本核算,其中资产数量繁多,种类繁杂,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这对高校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2.1加强资产与负债的管理
    2.1.1加强资产的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两者相比,后者的定义更加宽泛,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增加的“受托代理资产”考虑到服务潜力,因此,对于资产管理,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按照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而且还要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1.2加强负债的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基本准则》中的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两者相比,后者强调“现时义务”,明显比“债务”的范围更广,它不仅包括显性债务,还包括隐性债务,表现在此次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受托代理负债”科目,在高校规模化扩张和新校区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适当的控制贷款规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高校应当提高债务风险意识,提前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控制贷款规模,并将隐性债务纳入决策范围。
    2.2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实行的是两套体系,且这两套体系平行做账,即“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它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使用的是科技公司为高校专门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为了准确核算各种专项资金(包括科研专项)并落实经济责任制,各高校通过辅助账务处理系统设置项目明细账,对预算资金进行分配并核算,设置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虚拟科目进行辅助核算,政府会计制度的平行做账方式对高校财务核算来说是新的挑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核算模式,为此,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相应的有一些改变。
    2.3加强绩效管理创新,树立绩效理念
    2.3.1以绩效为导向构建财务管理体系
    在目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校并不能提供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营运业绩,也不核算教育成本,绩效意识薄弱,《基本准则》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应树立绩效理念,正确的核算投入和产出,讲求效率,合理归集各种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以绩效为导向购建财务管理体系,提升高校整体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2.3.2实施绩效预算管理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为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会计改革之后,预算管理不仅是控制支出的工具,而且使高校的资源更有效率和效益;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且应该全员参与;预算的执行要有评价,可以将执行的结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通过绩效评价,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4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财务制度》第五十九条规定,“成本核算是指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对高等学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仅定义了支出科目,未提及成本费用的内容,成本核算缺乏适用性,在办学经费紧张、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校要有效利用资源,合理的安排支出,就必须进行成本核算。
3 结语
        目前来看,新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虽然给高校带来一些挑战,但是,只要各高校面对挑战积极进行财务管理的调整,凸显绩效管理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够找到适合高校自身财务管理体系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文继福,俸芳.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管理,2019,386:30-36
        [2]政府会计制度编审委员会.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