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坤
[导读] 随着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围绕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 要:随着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围绕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全生命周期中的渗透融合,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为了企业能够顺利转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也逐步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发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中国制造;工业互联网;引擎
        引言
        在国际环境变化莫测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急需转型,寻找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成为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级的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接融合起来,并结合AI人工智能软件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二、工业互联网的精髓
        1. 智能机器
        利用电子信息、AI等新技术以崭新的方法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2. 高级分析
        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自动化和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
        3. 工作人员
        建立员工之间的实时连接,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
        三、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 工业互联网备受市场关注
        近期工业互联网受到市场较高关注,主要催化因素是工业互联网专项小组的成立。此次工业互联网专项小组的成立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有望带动巨量产业投资以及后续持续不断的政策跟进,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专项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政策层面的最高决策机构的成立,也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意志再加码。
        2.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深层背景
        1)人口红利消失的客观原因和产业升级的主观需求是根本动力。未来劳动力人口锐减,人口老龄化加剧,催生巨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劳动力人口锐减将导致人力成本的上升,迫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当前,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倾向于向人力成本更低、环保要求更宽松的东南亚国家转移;而部分中高端产业出于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出现回归欧美的迹象,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而以上两个方面都离不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2)新技术的成熟提供了基本条件。工业互联网用到三个核心技术:一是连接,帮助企业打通横向和纵向线,线上和线下,将销售网络、信息网络和工业网络连接起来;二是云,比如云制造、云计算,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点是工业的云平台,这是目前先进制造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抢占制造业数字入口的关键;三是网络安全,这是未来工业互联网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智能制造模式下企业的新需求是直接推动因素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在当前国内发展动能转换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工业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用户需求,进行柔性生产,并可监控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低成本的服务。
        三、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万亿级别。工业互联网建立在传统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实现应用融合与技术创新,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我国2013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07亿,2015年规模为2800亿,2017在规模为4677亿。随着产业政策逐渐落点,市场空间将不断加速,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可达到7000亿元的规模。
        (二)制造业企业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参与者
        1.工业互联网平台近年来迅速发展。
        平台的发展经历了从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到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演进发展。主要参与的企业也从最初的只有软件企业,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各类具备工业知识积累沉淀优势的软件、信息通信以及制造业企业。制造业除了在原有的工业装备、工业控制、工业传感、工业网络方面布局外,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成为重要参与者。
        2.制造业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路径
        1)装备自动化企业凭借工业设备经验积累打造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供给侧的装备和自动化企业在工业现场沉淀了大量设备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模型,通过打造平台实现底层数据的汇集和工业知识的复用,推动服务能力提升与创新。
        2)领先制造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服务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侧的领先制造企业率先探索尝试数字化转型,得到了一些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批成熟模式,通过打造平台将这些经验和模式转化为开放服务,实现创新应用的复制和推广。
        制造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参与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已经熟知的"工业"方向;另一个方向就是 "互联网"方向,主要包括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体系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定制化生产能力、帮助企业从生产向服务转型、帮助企业建立新的产业体系等。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层面对产业升级、创新、经济新动能的进一步强调,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将会在整个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我们看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长期发展,今后有望成为传统工业的投资主题。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业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才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才能是我们在全球经济中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2]丰晓芳.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
        [3]张磊,张鹏.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动力重构[J].南京社会科 学,2016(12).
        [4]高金城."互联网+"时代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
        [5]李晓华."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理论基础[J].经济纵横,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