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地区的油田项目,对其完成稠油油藏开采过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出于提高其采收率的目标下,结合过热汽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过热汽驱;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
引言:在文章中分析的某地区油田,其中有着大约240m的油藏平均埋深度,对其油层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呈现纵向分布的特点,再加上有着连片的平面结构,可以看作是特高孔以及高渗储层的油田结构。原油粘温反应敏感,当温度从20℃上升到50℃时,原油粘度可从5000mPa·s下降到400mPa·s左右。该地区油田油藏顺先进行了湿蒸汽吞吐开发、湿蒸汽基础井网蒸汽驱及加密井网蒸汽驱阶段,油藏阶段采出程度47.93%,其中常规汽驱阶段采出程度30.19%。文章基于过热蒸汽提高采收率机理视角下,详细阐述了过热汽驱开发认识。
1.过热蒸汽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对于过热蒸汽而言,简单进行分析,就是一种特殊水的形态,就是温度高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行业人士对于超出的温度数据,专业称之为过热度。为了能够确保采收率达到最高水平,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则可以利用常规的蒸汽形式进行,虽然两者之间有着共通之处,但是各自又存在一定的特点。详细对过热蒸汽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加以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高温降粘、热膨胀作用。对湿蒸汽相比较,其中含有的热焓,自然要比过热蒸汽要低,对此,在蒸汽腔内部环境下,自然有着较高的温度,再加上突出表现的降粘以及热膨胀性能,此时能够确保油水的流度以及原油的渗流水平得到有效的减小,最终实现蒸汽坡以及体积提升的效果。第二,有着较强的蒸馏性能,相比较普通的湿蒸汽,此时的驱油效率自然比较高,再加上有着相对较高的过热蒸汽热焓和比容值,此时就能够确保蒸馏效果达到最佳。相关工作人员选取了一维填砂管模型岩心驱替装置,从填砂管内部直径下加以分析,其中主要有着25mm的直径,再加上其长度我370mm,此时在一维填砂管模型岩心驱替装置进行试验,工作人员能够在相对的温度条件下,在热水驱的基础上转饱和蒸汽驱、再转过热蒸汽驱的实验。最后,需要对驱替的速度进行全面的把控,最佳的状态是在2.609mL/min。第三,鉴于过热蒸汽与原油两者之间形成的水热裂解反应,一旦与过热蒸汽相互影响,此时就会导致原油物理特性出现根本上的改变:基于两者物理反应之后,能够促使芳香烃等有效增加,像胶质以及沥青质等实现减少的基础上,自然也会影响原油内部碳原子含量的正比例变化现象,在持续提高的氢原子含量下,此时就会导致硫原子的含量得以降低,这也就是水热裂解反应的发生变化。
2.过热汽驱开发效果分析
2.1注汽井井下技术状况改善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对油田某部分井温度等进行检测时,此时对获取到的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所有井吸汽井段均为过热蒸汽,过热度12℃-60℃,井底蒸汽干度达到100%。针对其中的某一项井底,此时有着大约0.19Mpa的压力,在其平均139℃的温度下,能够达到15℃的过热度;而又像其他部分的井底,此时有着大约0.25MPa的压力,当其温度处于171℃平均数值时,此时过热度则表现为35℃;又比如其他的井底,此时的压力能够达到0.62MPa,面对平均温度在225℃,过热度60℃,详细情况可以见下图(图1)。
图1.实测注汽井底温度-压力曲线图:
2.2生产井生产平稳
对于常规的蒸汽驱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接下来可能就会形成过热蒸汽驱,从整体范围下来看,此时有着比较温和的受效比[1],从中没有发现较大产量以及含水波动的现象。对其中的产液加以分析,此时是先处于下降的状态,然后又开始处于聘问,当有着相对变化不大的产油水平时,自然不能导致含水出现较大的改变,从下图2中就能够直观看出。对油量情况进行分析,此时的递减率保持阶梯的状态,然后整体保持下降的形态,工作人员在其中注入气之后,能够保证其递减率达到6.0%,相比较之前一段时间内,其有着大约5.2%左右的下降趋势。
图2.过热蒸汽驱区域生产运行曲线:
2.3流体性质变化
在工作人员完成过热蒸汽驱以后,基于流体性质的监测过程中,其中发现了两部分的井,其原油的粘度出现了持续升高的现象,其中该两处井内部,一处的原油粘度表现为下降的趋势[2]。对其中的一口井进行分析,因为不断升高的原油粘度,之前的原油粘度大约在2000mPa.s,经过有效处理之后有效的升高至10000mPa.s之上,通过该种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此时因为工作人员借助蒸汽干度进行注入操作以后,确保地下难以开采的原油,此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特点。而对于观察当中的另一口井来讲,因为不断降低的原油粘度,此时在之前的汽驱生产环节中,井间的未动用原油参与流动,过热蒸汽有效的提高了蒸汽的波及范围。
3.取得的认识
在我国部分油田地区,因为过热蒸汽的使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采目标。对该些地区实际运用情况加以分析,对于过热蒸汽驱而言,适合的转驱时机和过热度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第一,转驱时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能够在快速的采油工作当中,实现最高采收率的效果,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过热汽驱形式进行尽快的转换[3]。例如,在我国某地区的油田开采项目之中,在蒸汽吞吐5-6轮后转为过热蒸汽驱,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驱替效果,过热蒸汽驱蒸汽的波及范围占到井组面积的25%,是湿蒸汽的4.1倍。其中的湿蒸汽含量,此时明显要低于采收率。该地区的油田开采项目,之前是先应用了常规的蒸汽驱,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转换为过热蒸汽驱,从根本上来看,已经不是最好改变转驱方向的合理时间,但过热蒸汽的特殊性质仍可大幅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第二,基于地层结构下,在过热度过热蒸汽进入其中以后,此时内部的变化情况,主要涵盖过热度消耗和蒸汽干度消耗两个层面。鉴于有着相对的注汽压力值基础上,此时就会导致过热的蒸汽有着极高的温度值,自然引发过热度实现有效增加的同时,过热度消耗阶段(过热蒸汽→干饱和蒸汽)在油层中持续的时间越长,最终就会出现不断增加的加热面积。面对相等的压力情况下,得到过热蒸汽需要消耗的能源要多于饱和蒸汽。对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为了能够确保油田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目标,此时就应该严格控制好过热度[4]。
结论:
简而言之,该地区的油田项目中,为了实现极高采收率的效果,企业工作人员通过过热蒸汽驱形式,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讲,其采购率提升幅度比较有限。再提高的过程中,常见的形式有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等方面。同时,出于该油田企业油藏采收率提高的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合理的选择转驱机会,把控好过程中的过热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的革新过去落后的技术形式,为油田油藏采收率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群丽.浅薄层特稠油过热蒸汽驱开发研究与试验[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25(2):76-78.
[2]束青林,毛卫荣,张本华.河道砂边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理论和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1-4.
[3]蔡晖,崔政,雷源,等.南堡35-2油田弱凝胶调驱优化及实施效果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24(4):101-103.
[4]黄颖辉,刘东,张风义.南堡35-2南区特稠油油田弱凝胶提高采收率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26(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