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姬利
[导读] 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摘要: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开展林业经济活动时,要将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为前提,并且做好相应的森林培育工作,确保能够为社会生产提供大量的木材供应。此外,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也有益于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可以有效降低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文中,在针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之后,又探讨了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的森林培育工作,旨在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措施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其自身的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部分地区由于缺乏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面积破坏,致使林区内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林区内部的物种多样性也会持续减少,此种状况下,就会对林区的生产效率受到极大影响。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在风沙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森林资源这种天然屏障,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困扰。可见,对于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培育的现状
??就现状而言,在进行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基本采取“采大留小、采好留坏”的实施办法。目前大量的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与使用,造成大量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森林资源的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采伐的速度,最终形成的次生林越来越多,生态作用大大降低。人们在危害森林资源的同时也会面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些灾害性的情况发生。因此,我国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从2000年起,便实施了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项目,实行中央财政补贴,进行幼林抚育,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从而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在质量方面有了非常好的提升。
二、、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实现对温度的良好调节
        森林系统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生物必备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氧气的大量释放,为生物物种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物质。炎炎夏日中,借助树木的遮挡可以躲避阳光的直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实现对空气湿度的有效调节
        森林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合理应用水源。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林地会大量吸收水分,将其储存在地下,在后期发展中,遇到干旱时期,可以通过根系的吸水能力保障树木的健康生产,同时受到光照的影响,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可以使空气湿度得到有效调节,可以降低因空气过干为人们带来的不适感。由此可见,对于森林资源实行保护的重要作用。
三、森林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1、经营管理理念问题
        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时,要求林业的各个部门能够进行良好的配合,保证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受到经营活动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各个部门很难实现良好的配合。此种状况下,就会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具体进行森林培育时,也会由于管理缺失,致使无法掌握工作重点,严重制约森林培育的效率。
2、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林业发展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国家拨款和自筹为主,这种单一的资金获取方式,很难保障资金的及时供应,这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所筹得的资金也无法全部应用到森林培育工作中,这就会对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阻碍。


四、森林资源保护下的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1、苗木培育阶段的主要内容
        (1)育苗区域的选择。树苗培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苗圃,在针对苗圃设置区域进行选择时,应考虑到树种的培育需求,尽量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区域内。主要选择条件为,光照度适宜、地势平坦、土壤条件较好、具备充足的水源。另外,还要求交通畅通,为后期的苗木运输提供便利。在具体育苗之前,还能对苗圃进行前期处理,对地面进行平整之后,做消毒处理,且向其中施加适量的基肥,为苗木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2)播种。首先要挖设播种沟,具体深度应综合考虑播种的粒径和覆土施工来确定。通常而言,会将播种沟的深度控制在0.5cm作用,而对于粒径较小的则可以采取直接条播的方式。之后进行具体的播种作业,应尽量保障播种沟挖设与播种、覆土同期开展,以免播种沟长期暴漏在外,致使其中的水分大量流失,对树种的成活率造成较大影响。
2、起苗和运输
        起苗阶段是森林培育的重要阶段,对于起苗的时间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在适宜树木生长的时间进行苗木移栽,从而保障森林培育的质量。具体进行起苗时,需要对深度进行合理确定,在深度较小的情况下,极易使苗木的根系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苗木移栽的质量。在最初,进行起苗操作时需要依赖于人工作业,但对于大面积的起苗操作,如果还是采取人工起苗的方式,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致使延误最佳的移栽时间。为此,现阶段的起苗操作是以机械作业为主。在确保苗木根系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集中包装与运输,运输车辆要选择专用车辆,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苗木根系损坏的问题。
3、人工造林培育
        (1)造林地的选择及清理。为了发挥人造林的最大效益,需要选择土层相对深厚、土壤肥力较大的地段造林。造林地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荒山造林;二是农耕、四旁及撂荒地;三是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四是已局部更新的基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整地是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目的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造林地翻垦对苗木的成活、保存和生长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人工林培育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整地前要根据造林苗木的大小和根系的状况确定整地面积和深度。根据造林苗木树种特性及苗木大小,确定造林初植密度、株行距的大小。
        (2)造林方法。直播造林。是把树木的种子直接播入翻垦过的造林地中;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原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分蘖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林业的长期发展,还与生态环境存在直接联系,这也突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林业发展中,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建立在森林培育的基础上,在森林覆盖面积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木材供应。在后期发展中,应注重对森林培育工作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同期开展,加大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投入,通过合理的监管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淼淼.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与管理[J].绿色科技,2017(23).
[2]马凤春.森林培育在保护森林资源前提下的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