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孙丽群
[导读] 分析内镜止血在ANVUGIB(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止血在ANVUGIB(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ANVUGIB患者50例,分组方法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临床常规保守治疗,25例)、研究组(采纳内镜止血治疗,25例),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可有效减少ANVUGIB患者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防止再出血,预后普遍较好,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关键词】内镜止血;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
        ANVUGIB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是指十二指肠、胃以及食管等屈氏韧带上方的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贲门黏膜撕裂、消化道溃疡以及胃肠道肿瘤等均会引发该病,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极易导致患者死亡[1]。在我国医疗科技飞速发展之下,内镜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对其在ANVUGIB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ANVUGIB患者50例,分析上述病例临床资料,目的是为ANVUGIB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50例,分组方法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研究组女性、男性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年龄在29-72岁,年龄均值为(50.56±6.74)岁;疾病类型: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肠溃疡例数分别是8例、10例、7例;发病时间在1-5h,发病时间均值为(3.06±0.41)h。对照组女性、男性例数分别是11例、14例;年龄在30-70岁,年龄均值为(50.47±6.71)岁;疾病类型: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肠溃疡例数分别是7例、9例、9例;发病时间在2-4h,发病时间均值为(3.05±0.28)h。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发病时间等)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营养支持、补充晶体液、质子泵抑制剂、止血、禁食等基础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
        研究组:依靠内镜找到病灶部位以及出血点,以0.9%生理盐水和8%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反复冲洗,确保视野开阔、清晰。对于合并小范围活动性出血、血凝块的患者,应在内镜下予以0.001%肾上腺素注射至病灶部位,每次用量应小于3.0mL,直至黏膜发白、肿胀以及止血确切。对于局部注射止血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应予以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高频电凝出血病灶,电凝之前应喷洒生理盐水,防止粘连。如果电凝治疗仍旧无法彻底止血,则以金属钛夹实施夹闭止血,结合患者病灶大小确定钛夹数量,夹闭止血之后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再次在内镜辅助下确定止血是否确切,对于无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则退镜。告知患者禁食、严格卧床休息。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止血成功标准:血常规未降低、大便隐血试验:阴性;黑便、呕血等症状消失[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处理,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
        止血成功率研究组(96.00%)明显比对照组(72.00%)高,再出血率(4.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28.00%)低,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2。

3.讨论
        据调查:ANVUGIB的发生率在0.15%以下,但死亡率却高达10%[3]。ANVUGIB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出血量大等特点,患者由于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概率极高。保守治疗起效缓慢,患者再出血以及出血病情加重的风险性较高,安全性较差,患者不易接受,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示:研究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庞美志[4]研究结果接近,说明内镜止血应用于ANVUGIB治疗中安全、可靠。现对内镜止血的治疗优势做出如下分析:内镜止血治疗方法包括以下三点:①局部喷洒药物:通过局部喷洒药物,促使血栓形成,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凝血酶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再出血率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中相对少用。②局部注射:通过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发挥局部黏膜下层液体浸润、收缩、血管栓塞等作用,加快局部止血,但局部注射此种方法极易导致组织坏死,损伤范围扩大,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穿孔,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局部注射必须严格掌握注射药物的注射深度以及浓度。③电热、凝固:主要有微波、高频电凝等,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对于内镜下活动性出血以及小血管出血,采用电热、凝固止血,对患者组织无较大损伤。④钛夹止血:属于机械性止血,一般用钛夹夹闭血管残端,起到止血的作用,在7-14d后,钛夹夹闭的部位会出现肉芽组织,逐渐自然脱落,止血钛夹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大量研究显示:肽夹夹闭止血的成功率在100.00%[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钛夹止血对临床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医生必须严格掌握病变位置与钛夹的接触角度、释放位置等,防止进一步加重出血症状或导致钛夹脱落。
        综上所述:ANVUGIB患者采纳内镜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止血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信赖并将“内镜止血”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 罗岩.  当代医学. 2019(03)
[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消化内镜治疗效果分析[J]. 梁祖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01)
[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 庞美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02)
[4]急诊内镜及择期内镜诊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J]. 曾豪杰,胡平,陈铭俊.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7(12)
[5]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苏德敏,魏晓玲,汪元.  中外医学研究. 2017(36)
[6]生肌止血散内镜下喷洒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总结[J]. 钟毅,张焕兰,江南燕,漆娜,赖洁珊.  湖南中医杂志. 2017(10)
[7]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 袁国钧,蔡华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5)
[8]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 杨利萍,江梅,李汀,郭佳,常远鸿,王晓玲,李明,金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5)
[9]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J]. 陈琪,陈秋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9)
[10]内镜止血应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 丁吉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4)
[11]黄理, 陈丽芬, 覃冬林,等.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0):3912-3914.
[12]曾莉蓉,陈鹏飞,魏文斌,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1):137-139.
[13]王志英, 赖春进, 李凤荷,等. 内镜下注射止血与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J]. 海南医学, 2016, 27(14):2360-2362.
[14]庞美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2):222-224.
[15]邹友玲.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0):22-23.
作者简介:孙丽群,女,(1978.12.01-),汉族,出生地:湖北咸宁,学历: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研究方向:消化系疾病与消化内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