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综合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姚义君
[导读] 探讨针灸综合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综合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MI指数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MI指数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相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的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体质量,同时提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围绝经期;肥胖症
        前言:围绝经期肥胖症是一种由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退化所引起的躯体症状,机体在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等变化影响下,可致使脂肪的吸收及储存情况加剧,进而引发脂肪过度堆积[1]。当前,西医方面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为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该治疗方法虽可有助于改善机体病症表现,但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出现乳房增生等不良反应,进而不利于整体疗效[2]。因此,为该病患者选用一种效果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针灸综合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并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患者分组,单组为35例。对照组年龄为49~57岁,平均年龄为(52.6±3.1)岁。观察组年龄为47~59岁,平均年龄为(52.9±3.2)岁。两组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病情确诊为围绝经期肥胖症;(2)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子宫癌或卵巢囊肿疾病;(2)合并存在甲状腺机能减退表现。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尼尔雌醇片(生产厂家为廊坊高博京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11022124)进行口服用药治疗,用药剂量为2mg/次,每隔2周用药1次,总治疗时长为3个月。
        观察组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治疗内容包括针刺选穴、电针治疗及耳穴埋豆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针刺选穴:主穴包括气海、关元、中脘、肾俞、膈俞和三阴交,之后依据患者的疾病分型和主症表现选定配穴。其中,痰湿阻滞型选定配穴包括支沟、丰隆和膻中;脾虚湿阻型选定水分、足三里、丰隆、公孙、阴陵泉和脾俞;肝郁气滞型选定合谷、太冲、支沟、内庭和曲池;肾虚阴亏型选定中脘和丰隆。(2)电针治疗:首先使用75%酒精对针刺部位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之后选用规格为2.5mm的针刺针对选定穴位进行针刺操作,进针手法为平补平泻法。应用华佗牌SDZ-Ⅱ型电针治疗仪(生产厂家为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开展电针治疗,频率设置为2.5Hz,治疗电流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耐受情况进行合理调整,3次/wk,总治疗次数为36次。(3)耳穴埋豆法治疗:主穴穴位包括内分泌、肝、肾、交感及卵巢,之后依据具体症状及辩证分型选定配穴。痰湿阻滞型配穴为脾及胃;脾虚湿阻型配穴为膀胱及脾;肝郁气滞型配穴为皮质下及胆;水肿虚胖患者配肺、脾及膀胱;月经不调患者配皮质下及子宫。首先应用75%酒精对耳廓部位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之后于耳廓双侧穴位处粘贴带有王不留行籽的无敏胶布,并告知患者每日进行4min左右的耳穴按压,每隔2~3d更换一次胶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MI指数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
        1.4统计学
        文中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BMI指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BMI指数相比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的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35例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为(42.6±3.9)nmol/L,观察组35例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为(43.1±3.7)nmol/L;两组治疗前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T值=0.55,P值=0.58)。
        治疗后,对照组35例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为(49.7±4.5)nmol/L,观察组35例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为(57.1±6.1)nmol/L;两组治疗后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值=5.78,P值=0.01)。
3、讨论
        围绝经期肥胖症是一种由卵巢功能减退及性激素波动所引起的中心性肥胖表现,该病以体质量增加及脂肪代谢异常为主要体征,患者受自身病情影响,可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可对其健康水平带来较大威胁[3]。以往,西医方面多采用激素药物治疗方法为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展开治疗干预,该类药物虽可有助于调整月经紊乱情况,同时改善脂肪堆积现象,但患者在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而不利于整体治疗效果[4]。中医方面认为,围绝经期肥胖症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肾虚及脾虚痰湿;而通过为患者开展穴位针刺治疗,则可起到明显的疏经通络、调气理机之功效,耳穴治疗则可达到缓解食欲、调和气血等效果,上述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后,可有效纠正内分泌紊乱及脏器功能异常表现,进而达到标本兼治之效[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从而证明,针灸综合治疗可有助于减少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的体质量,同时提高其机体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该治疗方法在控制脂肪聚集及改善内分泌紊乱方面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为围绝经期肥胖症患者开展针灸综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体重,并有效调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扬,黄成怡,沈妮.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症及对游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1):113-115.
[2]黄昕红,范郁山.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2017,40(2):12-14.
[3]黄元安,金肖青.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肥胖临床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5):436-438.
[4]刘保君,徐世芬,倪卫民.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8,38(6):741-744.
[5]李彩莲,田春艳,管浩,等.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对血清FSH、E2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9,39(11):1214-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