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张善伟
[导读] 研究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同时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分成甲组(尿蛋白阴性,30例)与乙组(尿蛋白阳性,30例),同时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的丙组,分别收集三组研究对象晨间空腹静脉血4ml,将静脉血加入到含有促凝剂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RBP、Cys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组的RBP、CysC水平最高,丙组最低。甲组的RBP、CysC阳性率显著低于乙组的RBP、Cys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将RBP、Cys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可很好的进行早期诊断,以此更早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干预。
        【关键词】RBP;CysC;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应用方法;效果
Application of RBP and CysC combined detection in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ts effect
Zhang Shanwei
(Mishan People's Hospital, Mishan, Heilongjiang 15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RBP and CysC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January 2020 in our hospital were 6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the stud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level of urine protein into first division (negative urine protein, 30 cases) and group b (positive urinary protein, 30 cases),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the same time in our hospital for a medical health examination of the 30 cases as study group c, respectively, three groups morning fasting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4 ml, add the venous blood to a test tube containing coagulant, laboratory inspection. Results: The RBP and CysC level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mong which group B had the highest RBP and CysC levels, while group C had the lowest. The positive rates of RBP and CysC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RBP and CysC can be used as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e two has a higher positive rate, which can be very good for early diagnosis, so as to carry out targeted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earlier.
        【 Key words 】RBP; CysC. Joint tes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Early diagnosi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effect
        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一般在确诊之时就已经存在显著的肾脏损伤,患者机体存在较为复杂的代谢系统紊乱[1],导致患者的肾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2],最终会逐渐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3]。因此,必须尽早对DN进行诊断以及防治,防止患者肾损伤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RBP、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取得不错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同时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分成甲组(尿蛋白阴性,30例)与乙组(尿蛋白阳性,30例),甲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6-79岁,中位年龄68.5岁。乙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5-78岁,中位年龄68.2岁。同时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的丙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4-78岁,中位年龄68.0岁。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比较研究。
1.2方法
        首先分别收集三组研究对象晨间空腹静脉血4ml,将静脉血加入到含有促凝剂的试管中,采取速率3500r/min进行离心5min,将血清分离出来。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指标参考范围:①RBP:男性35至72mg/L,女性22至53mg/L;②Cys:0.00至1.033mg/L。联合检测两种指标时,两种指标中的任意一个指标检测为阳性时,即为联合检测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取SPSS.20.0这一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x±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X2检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RBP、CysC水平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的RBP、Cys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组的RBP、CysC水平最高,丙组最低,详见表1。

2.2甲乙两组患者的RBP、CysC阳性率对比
        甲组的RBP、CysC阳性率显著低于乙组的RBP、Cys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肾病(DN)属于一种糖尿病肾脏微血管并发症,会致使人体出现慢性肾脏衰竭,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一个重点原因之一[4]。目前,临床一般使用BUN、Scr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这些指标能够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进行反映,但因肾脏具有很强的储备能力与代偿能力[5],当肾小球受到损伤之时,BUN、Scr水平仍旧表现出正常,而只有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50%以上的时候[6],即肾小球严重损伤的时候,BUN、Scr才会表现出升高,这说明了BUN、Scr在诊断DN时的灵敏度比较低,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7]。
        RBP主要由肝脏合成及分泌产生的,属于一种运载蛋白,其半衰期很短,参与到维生素A由肝脏至靶组织的转运之中[8]。RBP能够被肾小球过滤,且如果机体的肾脏在早期时出现损伤,此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会降低,肾血流量也会降低,那么就会导致血液内的RBP出现蓄积情况[9]。因此,检测血液中的RBP能够尽早的对肾脏滤过功能进行反映,同时还可以依据血液中的RBP水平来对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判断[10]。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常在很多人的机体组织器官中具有恒定的表达,且很少受到饮食、药物、年龄、性别等的影响。CysC只能经肾脏进行代谢,若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损伤,CysC水平将会显著升高,因为可将CysC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在肾组织早期或者轻度损伤就具备极高的灵敏度[11]。
        综上,可将RBP、CysC作为DN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可很好的进行早期诊断,以此更早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干预。
        参考文献
[1]李嘉欣,马婷婷,南一,袁玲.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1):860-864.
[2]邢颖,孙亚东,谢立凯.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9,40(09):2115-2117.
[3]韩雅纯,孙林.糖尿病肾病诊疗进展[J].华西医学,2019,34(07):813-822.
[4]帅瑜,周红雨,胡秀全,任小旦.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1):3527-3531.
[5]郑在琼,冯杰,谢席胜.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10):927-929.
[6]钟司宇,孙亚东,谢立凯.早期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9,40(09):2110-2112.
[7]李国蓉,江彤.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97-99.
[8]毕德成,李争,苏耀华.血清β2-MG、Hcy、NGAL、Cys C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04):313-316.
[9]周前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检验指标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3):135-136.
[10]左芸芸,肖艳.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135-136.
[11]石莹,周丹,虞梅.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37(06):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