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9年1月至9月我院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2例开展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有15例有效,3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是97.8%,对照组有23例显效,15例有效,有效率是82.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临床中可以选择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抗血小板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92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There were 46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combined antiplatelet drugs.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15 cases were effective, 30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7.8%, in the control group, 23 cases were effective, 15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2.6%.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dual antiplatelet drugs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aspirin; clopidogrel;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drug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antiplatelet
短暂性脑缺血是比较多见的一类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该疾病可逆,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因为病情比较突然,发病前没有征兆,患者病情反复,持续数分钟[1]。如果患者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没有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脑梗死和高血压等诸多并发症[2]。药物疗法是现在的主要治疗措施,不同药物疗效存在差异性[3]。此次就我院部分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9月我院对9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共有62例男性和30例女性,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67.3±2.9)岁;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患者,其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脑循环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100 mg/d,早餐后1 h内服用。研究组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治疗,75 mg/d,强化治疗7 d,之后改为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两组患者用药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显效:脑缺血发作率下降>75%;有效:脑缺血发作率下降 45%~75%;无效:脑缺血反复发作、病情没有被控制,发生脑卒中等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有15例有效,3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是97.8%,对照组有23例显效,15例有效,有效率是82.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有1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23.9%,研究组有4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8.7%。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和脑血管痉挛以及微栓塞等有比较大的联系,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患者的发病。抗血小板药物可以作为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治疗主要方式。阿司匹林是比较多见的一类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清热去痛,抑制血小板聚集。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约有30%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后会出现抵抗作用,治疗效果得不到发挥。氯吡格雷也是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该药物阻断了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了抑制的效果。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有15例有效,3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是97.8%,对照组有23例显效,15例有效,有效率是82.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有1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23.9%,研究组有4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8.7%。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阿司匹林治疗,在之后的三个月随访中,我们发现,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患者的脑梗死进展控制比较好,患者出血倾向没有增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①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阻断了A2和ADP导致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作用被抑制了。②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降低了附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改变了其组成成分,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斑块比较稳定,该结果和其他的一些研究相符合。
总而言之,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不良反应率低,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此次研究中,因为选择的样本数量比较少,临床观察的时间比较短,限制了我们的研究深入程度,对患者的远期治疗情况并没有给予体现,以后我们需要扩大样本,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周长文,陈远勤,贾骏.原发性高血压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6例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2):1900-1901.
【2】陈瑶,付锦.缺血性卒中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7):457-460.
【3】吴泽文.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国药业,2016,25(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