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 陈景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景伟 许铭磊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决定着人们今后生活、工作使用效果。
        郑州腾飞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决定着人们今后生活、工作使用效果。现阶段,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包含:水管、燃气管、电缆、通讯系统等,与人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市政施工阶段有必要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研究,确保技术水平符合要求,进而确保人们生活使用,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有关单位引起高度重视,注重施工技术控制。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市政施工;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引言
        地下管线连通着城市的脉络,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些地下管线泾渭分明各司其职,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保障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信、水电、燃气、热力等各个领域的传输都通过庞大的地下管线系统输送到每个单元,是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地下管线的施工通常与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并行,因此市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地下管线施工保有足够的责任心,做好质量控制,采取高科技高能效的技术手段对管线进行保护与管理,才能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开挖整修,劳民伤财。
        1勘测阶段的施工技术
        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展开管线调查和摸底工作,是保证管线施工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在调查和摸底工作中,需要合理掌握和了解工程实际所需的管线数量,并选择质量好的管线,对管线的使用年限、不同材质和种类的管线性能、管线埋藏的深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和相关数据生成调查报告。其次,在展开手续办理和保护方案设置之时,需要工程监理人员办做好管线的手续办理工作,进而保障管线施工的有序进行。保护方案设置工作主要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当地下管线要穿越顶管时,需要对穿越顶管的施工区域管线进行迁移或者改线,并根据管线穿越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最后在样洞设置以及保护方案优化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样洞样槽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完成对样洞样槽工程的设置,一般来讲地下管线会在间距较小的地方设置样槽,在样槽开挖过程中对浅位置的管线进行保护以后才会继续防止位置较深的管线。同时样洞样槽开挖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
        2浅埋管线加盖法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市政施工中地线管线施工时,可以采用浅埋管线加盖法施工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进行市政施工中地线管线施工埋设时,给管道内部结构建立一个保护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下管线的使用年限,同时还能提升地下管线的稳定性。如果是对直径比较大的地下管线进行施工时,为了保证地下管线的质量,一般采用的保护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混凝土浇筑保护方式;第二种是管线埋置的土墩上架设钢架板保护方式。如果是对直径比较小的地下管线进行施工时,为了保证地下管线的质量,一般采用的保护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加槽盖法保护方式。

这种保护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管线沟槽上方进行覆盖,进而保证地下管线在运行时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保证地下管线的运行效率。但是在使用加槽盖法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要对沟槽的尺寸进行测量,进而保证管线沟槽和覆盖装置的密合度,进而保证后续的地下管线埋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深埋管线注浆施工技术
        通常在埋设比较深的大管径管线时,会采用注浆加固法来施工,这样能够降低土体松动对工程造成的损坏,对土体起到加强和加固的效果。通常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土层的搅动,会利用振动钻机钻杆注浆。另外在注浆以后还可以采用分层注浆的方法来加固土体,主要是将浆液分散均匀以后进行相应的注浆。(1)孔位以及施工的顺序。将注浆孔的排距设定为1m,将内侧注浆的孔距与管路的距离为0.2m,管路两侧布置两排注浆孔,这样能够在注浆的施工过程中,将浆液充分的向加固的土层中扩散,便于高效的控制浆液扩散的范围。(2)加固的范围。管线的质量与工程的标准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管线加固的范围,通常管线加固的范围涵盖管路下方2m位置的土体。注浆加固范围内加固体的宽度通常为3.5m,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保证管线的稳定性。(3)注浆施工。这一步骤的施工过程要将管路下方的加固体分为四层进行施工,其中每一层段的高度在0.5m,总体的厚度为2m。该施工的具体做法是使用振动机振入加土的固土体底部,然后再使用注浆花管进行注浆。在放入注浆花管以后,在达到设计注入以后,不断的将注浆花管上提,由于注浆花管的高度为0.5m,所以每一次上升0.5m进行注浆,完成以后进行土体的加固封顶。(4)注浆施工的参数。其中浆液扩散的半径为1m,注浆孔位孔间排距是1m,而终注浆压力为0.5MPa,而浆液填充率会在15~20%之间。(5)注浆结束的标准。通常注浆的压力不能够超过0.5MPa,衡量的标准是注入量。(6)注浆材料。注浆的材料通常为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水灰的比例是1:1,水泥选用425#的普硅酸盐水泥,35Bc的水玻璃浓度。(7)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布设的情况需要在注浆以前进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孔位的调整,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任何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注浆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然后对必要的观测点以及周边的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的检测。如果地面出现隆起现象的时候,可以对参数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作为一项施工烦琐、技术性高的工程项目,再加上地下管线施工质量将会给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地下管线施工建设时,应做好施工控制管理工作,从各个细节入手进行管理。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现场情况,制订施工方案,选择最佳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施工问题,让地下管线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将市政工程自身功能充分发挥,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永晨.基于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业.2019(12)
        [2]芦树强.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9(02)
        [3]刘显举.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