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李洋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洋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建筑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智能及高层建筑几乎成为衡量一 座城市经济发水平以及建设力度的关键因素。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3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建筑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智能及高层建筑几乎成为衡量一 座城市经济发水平以及建设力度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建筑工程增多,建筑工程质量成为人广泛关注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两项基础性内容分别为工程测和土石方工程施工,二者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土石;土石方;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
        1 土石方工程的概念
        土石方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部分,是对土体开挖、运送、填筑、压密、弃土、排水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通常情况下,土石方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对场地进行平整;b.对基槽、管沟以及人防工程进行开挖;c.对路基进行填筑;d.对基坑进行回填;e.对土石方的密实度进行检测;f.做好地下设施的安保工作。
        2 土石方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土石方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土石方工程施工,首先要对场地有所要求。场地要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的设备,人员,和土石方土料的运送空间。土石方的调配也很重要,这对于后期的建筑施工质量以及路基和相关施工建筑的寿命紧密联系。因此土石方工程的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容小觑的一环。
        3 测量控制
        建筑工程属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建筑特点应用了S3水准仪、激光垂准仪、全站仪、搭尺和50 m钢卷尺等设备。实施测量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丰富的测量经验。
        3.1 平面控制
        测量控制点由业主提供,根据本建筑平面结构,应用的控制原则应为先总体后局部,从而在定位建筑物的过程中构建一个统一的控制网。在测量地下结构中,偷电放线工作应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应用,它位于周边矩形控制网基础上,在测量-0.030 m以上的结构中,测站应根据已经标记号的楼层十字线为基础,应用常规措施有效测量不同楼层中的边线和控制线。
        3.2 垂准控制
        将控制点基点埋设于一层楼板之上,将100 mm×100 mm、厚度为10 mm的铁板预埋在一层楼板中,砼浇筑时是预埋的时间,将钢筋焊接于地板之上,其拥有8 cm长度、4φ12。在将放线应用于-0.030 m结构层中时,需要对矩形平面控制网进行应用,逐个标注每一个控制点位置,并进行详细的复核,在对直径为1 mm的小孔进行打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电钻进行应用,同时将两个对顶红油漆三角画在点的一旁,说明该点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作为平面坐标几点进行主体结构的向上传递。测量中对天顶法进行应用,控制点同每一层楼板的对应位置应对洞口进行预留,其大小应为200 mm×200 mm。测站设置在一层楼板基点位置,测量的楼层面当中的十字丝是锁定垂准点的关键位置,孔边上应用墨斗线,规划改正放出的控制点以后,将常规的投点放线应用于楼层当中。
        3.3 高程控制
        场区高程控制系统必须构建于施工现场当中,其构建过程中应用的水准点应当由业主或相关部门进行提供。将4个稳定而坚固的砼设置在建筑物的四周,它起到半永久性水准基点的功能。

施工中,为了保证顺准点的精确性,应实施定期的检测和复核,从而提升检测数据的精度。当一层完成施工以后,将+1.000 m的标高点设置在建筑物的柱脚和周边墙上,当向上传递高程的过程中,以标高为出发点对钢卷尺进行应用将其引致楼层,从而在测设楼层水平标高的过程中,对水准仪进行应用。当到达建筑的18层时,对标高控制点进行重新建立,针对建筑18层以上的标高来讲,应以该控制点为基础进行上引。
        3.4 沉降观测
        将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建筑四周,在对半永久性水准点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使用+0.500 m标高。“四固定”应应用于沉降观测过程中,在对每一层结构进行观测以后,在工程竣工以后还需要继续定期进行观测,第一年应每月进行以及沉降观测,第二年延长至每两月1次观测,第三年为半年观测1次,第四年为1年观测1次,直到建筑沉降不发生变化为止。
        4 建筑施工中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4.1 开挖技术
        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结合当地的土质信息,确定施工方案。选取相应的机械设备等待挖掘,并确定开挖的具体顺序。如果当地地质条件优越,且周围条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可以采取放坡式开挖,而当地如果为建筑密集区,需要采取直上直下的方式进行开发。在挖掘中,要进行数据参数的设置,并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为避免出现坍塌情况,需要搭建支护结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天气做好开挖的准备,如为防止降雨对工程的破坏,可以修筑排水沟,排出基坑内的水体。
        在挖掘后,需要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并动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土方的挖掘,使用自卸汽车,将土方进行运送。机械化设备具有极强的工作效率,但要注意挖出的土体,不能持续堆放在施工现场,需要自卸汽车进行运载。开挖需要从两端开始,决不能从中间开挖。在挖掘前,要为机械运转预留通道,提升作业效率。部分地段可以采取人工作业,如基坑边角部位,需要施工人员手动清除。基坑周围需要设置监测点,并收集基坑土层、沉降、位移等信息,如出现异常状态,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采取一定的防控手段。
        4.2 回填技术
        在基坑回填前,需要对回填方案进行确认,并将机械和人工相互结合。在底布需要让机械直接回填,并使用蛙式打夯机打实,而上部回填,可以使用小型压路机,将其压实。回填前,施工人员要对回填材料进行观察,如出现大块原土,需要将其砸碎,并确定其含水量合格,才能进行回填。含水量过高时,可以采用风干晾晒的方式,含水量过低,能够进行洒水作业。在回填前,需要做好机械的搜集工作,与回填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回填中,要及时清理杂物和异物,避免造成严重安全问题。在回填中,要将坑底的杂物取出,并使用抽水泵抽出积水,并将湿润土壤取出。回填时需要从两侧开始回填,并由下而上层层堆叠。底部厚度需要控制在25厘米左右,并使用蛙式打夯机打实。上层厚度需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并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回填中切忌急躁,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回填完毕后,需要使用检测手段,对压实度、干密度等数值进行测试,测试合格才可以进行建筑上层施工。
        结语:综上所述,近年来,建筑业飞快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同建筑工程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具有紧密联系,因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这两个施工环节的直接影响。在我国建筑业飞快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确保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鲍永国.建筑工程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41):207-208.
        [2]蒋敏洁.建筑工程测量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07):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