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胡航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胡航
[导读] 摘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国家基础设施稳定建设才能够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四川和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国家基础设施稳定建设才能够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利设施就属于一项利民便民的国家基础工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患问题,还能够保证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可是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却发现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不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而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区环境造成破坏,并且这种破坏还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有关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就开始总结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环境影响问题,笔者也通过近段时间的总结归纳出了几条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前言: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水患问题,还可以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地区的用电需求,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有效助力。虽然水利工程可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并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帮助,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却发现了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空气以及水资源的影响,其次就是对施工场地附近植物的伤害。因此,相关施工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就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从而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水利工程概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开始关注各种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水患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对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对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还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在一些新闻中不难发现,我国部分地区的水患问题十分严重,只要是到了夏季那么群众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还有很多消防官兵在救灾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避免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同时也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关部门就开始大力建设水利工程,从而做到合理调控水源并及时规避洪涝灾害问题[1]。
        2 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
        2.1 合作共存、互惠互利
        人类生活的家园就建立在自然生态之上,所以说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要保证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进而做到合作共存、互惠互利。所以相关施工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施工观念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相关施工方案。以保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设施能够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避免出现因为施工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的问题,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合理性,为社会与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2.2 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国家领导部门多次提出要推行资源可循环利用工作方针,并且也根据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出了相关规定。社会与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可利用资源已经无法支撑人类的百年发展大计。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就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资源可循环利用工作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方式来建设水利工程,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废物利用,严格遵循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作理念。
        3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1 水利施工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为了避免水利工程项目对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洪涝灾害的预防能力,一般水利工程都建设在远离人群的山区与峡谷中。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地段的交通不便,使得相关工程材料无法有效的运输到施工场地,所以为了保证施工材料更够快速运送到施工场地,就需要在区域内铺设运输道路。由于运输道路的铺设以及工程施工会使地表裸露,进而降低地表的植被覆盖率,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相关施工单位的原料厂以及弃渣场就应建立在远离林地的区域,或是选择在一些荒地等区域建设厂区。不仅如此,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重视植被的保护,因为在一些野外区域经常会出现珍稀名贵植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植物进行保护或是转移,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因为工程施工造成植物被破坏的情况。
        3.2 水利施工对移民的影响
        虽然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在远离人群的山区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零零散散的居民,可是项目施工又需要占据群众的生活区域,这就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并且还衍生出了移民问题。一般移民问题所涉及到的都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就要对群众进行疏散,并规划好相关的移民工作。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工厂,那么就要考虑工厂拆迁的问题,同时还要为工厂选定合适的修建地址,进而避免因为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受损的问题。还有就是对当地居民的迁移工作,由于在山区居住的群众并不注重卫生,这就导致在拆迁过程中会出现流行病毒疾病复发的问题,并且还会对相关生态环境以及生物链造成破坏。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要合理安排移民计划,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得到保障[2]。
        3.3 水利施工对水生物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需要对水源进行控制与利用,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清澈的水源会出现浑浊现象,进而出现水质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废水与废料也会出现在水源中,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再加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污水,进而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这就使得在水利施工的下游河流中,一些浮游生物以及浮游藻类生物会大量滋生,严重影响水生物组成以及优势种比例,最终会出现水体严重污染的情况。因为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下游河流中的水质十分清澈从而出现了很多蜉蝣目幼虫,可是因为水利施工的建设导致河水逐渐浑浊,这些蜉蝣目幼虫的数量会急剧降低,进而导致河流水体中的生物种群出现更替。
        3.4 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水利工程的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以及混凝土与土壤,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长时间运作排出大量尾气,使得施工区域内的尾气含量逐渐升高,并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混凝土与土壤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来往的工程车辆较多,并且施工地段还属于山区,这就导致在车辆来往过程中由于地面凹凸不平,从而引发扬尘现象。不仅如此,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较大,这就导致在施工场地内还会出现一些垃圾以及琐碎的施工材料等,一旦遇上恶劣的大风天气,就会导致这些污染物随风漂浮,从而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对空气与环境的污染。
        3.5 对水环境的污染
        笔者在对水利工程施工总结过程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污水的处理方式十分简易,更有甚者会将还未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这就导致水环境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污水的两个环节就是生活与施工,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这就导致施工人员只能住在工地,但是大量的施工人员在生活中需要洗漱如厕,可是很多施工人员在污水产生后就选择泼洒在地面或是排放到河流中。这样就会因为生活污水的问题导致施工河流出现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就要重视起污水排放与处理的问题,通过合理无害化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才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3]。
        3.6 施工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有一种环境污染一直被有关部门忽视,那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污染。因为在施工期间机械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并且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维护,这就导致施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也会产生噪声,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就要重视起噪音污染的问题,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更够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展。
        4 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4.1 建立保护生态环境与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可以通过这一观念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因为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过大,导致当前我国可利用资源较少,但是为了保证社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并为后代留下更多可利用资源,我国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依靠这一核心发展观念进行施工,并尽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还要规划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既然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策略,那么就需要将施工原材料进行替换,利用环保型的施工材料进行工作,并且还要将材料的使用程度发挥到最大,进而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环保效率,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可以更加高效、环保、节能,以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构建良好水利工程施工结构[4]。
        4.2 降低施工过程当中对水资源的污染
        施工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有关部门关心的问题,那么相关施工单位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就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污水进行处理与排放。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将生活污水与施工污水进行分类,进而将污水排放到不同的集水池中,同时还要对污水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污水进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重视生活污水问题,并在施工人员宿舍区域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避免因为生活污水问题对地下水以及土壤造成威胁。与此同时,相关施工单位在污水排放过程中还要选择合适的排放地点,进而保证施工中的污水不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图一)污水排放流程
        4.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在降低水利施工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保护。相关施工单位要在以往的工作中积累经验,进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条例,不论是材料的运输还是施工技术以及人员管理,都要做到明确制度细化流程,从而全方面做好水利项目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5]。
        4.4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对于环境与当地群众的影响十分严重,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就要根据规定进行防治。施工单位可以对当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施工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作环节进行控制,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来往的运输车辆尾气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那么施工单位就可以为车辆安装尾气净化器。还有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问题,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在施工道路以及施工现场洒水,进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扬尘问题,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4.5 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噪音污染这一问题经常被有关部门忽视,因为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建设在远离群众的地区,可是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部分水利工程就建设在群众生活区域周围。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遇到这样的施工环境时,就不要一味的利用传统施工方式进行施工,这样会对地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在施工场地周围建立隔离区域,并安装相应的隔音墙。与此同时,相关施工单位还要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同时还要在施工场地附近安装分贝检测仪,进而实时掌控施工噪音的分贝,以保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噪音污染的问题[6]。
        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在当前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就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并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施工方式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监管施工单位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坚决杜绝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环保规范的施工材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施工区域内的动植物进行保护,避免因为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尽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彩萍. 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水能经济, 2018, (3):182-182.
        [2]支玉震.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水能经济, 2018,(1):171-171.
        [3]石友智.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 华东科技(综合), 2018(6):195-195.
        [4]武敬佩. 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环境防治措施[J]. 工程与建设, 2018, 32(6):111-113.
        [5]鲍立荣. 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绿色环保建材, 2018, No.134(4):32-34.
        [6]李国栋, 郭亮. 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对策[J]. 商品与质量, 2018,(10):252-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