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创新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敏 刘伟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室内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
        浙江世贸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室内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现阶段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光要具有现代设计特色,还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满足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条件,所以对室内环境设计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因此文章就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室内环境;装饰设计;创新应用
        1 概述
        室内装饰设计是设计师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手段,创造出能够满足居住者物质、精神所需要的室内环境,从而给居住者带来一种合理、舒适的心理感受的设计类别。对于室内装饰设计来说,不仅要保证空间的实用、安全和良好的质量,还必须保证空间装饰的美感和个性化,使室内空间更加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既要满足居住者相应的外在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表达出一种具有文化与特定风格的内在要求。如今,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新的潮流风尚,我国很多室内装饰设计师以此产生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居住者与室内环境的交融和室内空间的装饰上,都更为注重人们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帮助人们实现了精神上的享受。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我们下一代的发展,更是人们未来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室内装饰设计的目标,在于迎合居住者的审美和内在想法,根据居住者的兴趣爱好,设计出一个满足绿色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舒适空间。
        2 装饰创新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
        2.1 在装饰设计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室内装饰艺术设计中,应当将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作为设计前提,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首先,在装饰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注重室内整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结合,将绿色环保思想融入到室内装饰设计之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其次,在室内装饰设计的选材方面,要选用以绿色节能型为主的装饰材料,坚决杜绝污染环境的劣质材料出现,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能源的使用,还能够净化人们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2.2 重视室内装饰人性化和整体化设计
        在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设计师要高度重视装饰设计工作的个性与共性。首先,设计师要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升,对装饰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格也要求更加独特,有更多可分辨性。设计师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运用到室内装饰中,使设计的整体层次与个性化相辅相成,在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不断细化室内环境的装饰风格,提高室内装饰整体的美感。其次,个性化是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点和点睛之笔,因此在进行装饰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客户对室内环境个性化的要求,为其打造出足够具有独特性的个性化的空间居室。另外,应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放在首位,如此才能设计出贴合客户要求的装饰品。要在全面考虑居住者对装饰设计品的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装饰设计风格和选择,将装饰设计的平衡感放在首位。
        2.3 融合传统元素,体现装饰设计的文化性
        室内装饰设计主要体现的是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师如何将文化底蕴和人文设计理念渗透到其设计品中。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国潮风格的兴起,中式风格已经成为人们日渐喜爱的新风格。作为装饰设计师,更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灵活应用到装饰设计品中,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在借鉴传统装饰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确立自己的设计手段和风格,以此来创新现代室内装饰品,丰富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底蕴。一方面,在家具的装饰和设计上,可以突出文化感,切忌不可将家具与环境分隔开来,而是要彼此相融,成为一个整体。家具若是布置得当,有利于提高室内环境的文化素养,能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3]。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传统的室内环境装饰素材,如具有浓厚的历史感的纺织品,来突出室内环境的文化性。除此之外,传统元素的使用还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将其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以此来贴合居住者的生活,满足其现代化装饰设计的需求,树立起全新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引领环境居住风尚。


        3 目前我国室内装饰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就目前国内整个装饰设计的市场来看,其存在的弊端较为明显:①大多数作品并未做到个性化设计,较多室内装饰品都并非原创。很多装饰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严重缺乏创造力,只是片面地照着别人的样式来设计,抄袭现象比较严重,且设计的作品仅浮于表面,并未探究其深层次的设计内涵,这直接导致设计出的作品缺少文化底蕴,更使得我国很多的室内装饰品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千篇一律,很难打造出优秀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②我国很多的室内装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比较陈旧,并未创新、明确自己的设计理念。他们的设计理念大多停留在仅以设计具有实用性的作品之上,这种简单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化生活是不匹配的,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潮流。室内装饰设计的设计理念使最为关键的,其目的就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且满足需求的生活环境,设计师只有革新了设计理念,不再将设计思想禁锢在旧有的理念中,整个室内装饰的设计质量才能更好,才能更加贴合人们对于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审美观念。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设计的质量,引导着设计师对作品设计思路和脉络的把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室内装饰设计的要求也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呈现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等不同的趋势,因此,以往较为单一的室内装饰设计并不符合人们当前的审美需求,不能给人们带来较好的视觉与感官享受,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存在着较大差异。③从现阶段室内装饰设计的整个大环境来看,很多设计师在选取装饰材料的过程中,并未多加考虑材料的质量与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设计质量很大一部分由装饰材料的选取所决定,因此,设计师并不能仅仅为了节约成本而选用装饰效果并不好的劣质材料,这既会导致实际的设计效果与居住者的要求有所差异,更会因选材不够科学严谨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设计师使用装饰材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材料实用量上把控不当的问题,造成材料的浪费,从而增加了装饰成本。
        4 对室内装饰的创新建议
        创新为经济、科技迅猛提升的现代社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室内装饰的领域里,创新就意味着给设计作品融入全新的内涵。设计师只有通过客观的、科学的态度进行反复设计,不断改进、创新自己的设计作品,突破原有的陈规陈说,才能使自己设计出的装饰品富有生命力。①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设计出更加适合且富有美观的室内装饰品,达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满足居住者需求的目的。②装饰材料的搭配和协调对于室内装饰艺术设计影响巨大,设计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当前设计的需要来选择科学且环保的装饰材料,这就对于设计师的选材能力和设计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设计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对自己的每一个设计作品所用的材料加以审视,不断地对设计品进行创新,才能在设计风格和理念上引领装饰设计潮流的发展和进步。③设计师要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现在室内装饰设计当中,人性化是一种人性理念的融入和体现,设计师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一定的规律选择和布置的室内装饰品,在实用中体现美感,在美感中体现人性化理念。④设计师要想让设计作品具有闪光点,必须实现设计个性化,只有掌握了个性元素的设计,才能为作品创造点睛之笔,才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⑤设计师要将中外文化概括成现代艺术美学,贯穿渗透到每一件自己所设计的室内装饰品当中,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设计师还需要将多种元素渗透到所设计的装饰品中,注重每一个设计品适用人群的生活习性、当地的风土民俗和他们房屋所处的地域环境,了解不同装饰风格所具有的背景文化,做到室内装饰与空间环境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有文化有底蕴的现代化室内装饰,设计出一个有灵魂、有厚度的作品。
        5 结论
        综上所述,室内装饰设计不仅是最为贴合生活的设计行业,更是让体验者快速、直接的了解设计师设计意图和脉络的行业。只有设计与时代同一个步伐,才能保证室内装饰的审美被大众接受,使设计师有动力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有文化底蕴的、符合居住着需求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李 俭.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1):157-159.
        [2]林 曦,吾 霄.设计的未来面貌人文关怀与美意识的更新[J].新美术,2014(5):124-126.
        [3]徐 丹.生活与审美—— — 论家具设计的形态表现和美学效应[J].美苑,2015(5):101-103.
        [4]吴 真.传统工艺与现代观念相融和的产品设计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3):141-144.
        [5]“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专题[J].新美术,2018,39(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