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张柏林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柏林
[导读]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近期发展迅速,各行业都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助力。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近期发展迅速,各行业都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助力。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的工程项目大多规模庞大、涉及的部门众多,其工程的展开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支持。而良好的预算与造价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也能为施工单位节约资金。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因为其本身的特点导致其在项目的展开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资金,虽然在项目立项之初已经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仍旧有不少项目最后造价超出了预算编制。当造价超出预算的范围之时,不仅会给施工方造成利益损失,也为以后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困难,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将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进行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不仅为施工方利益提供保障,也为今后的建筑施工总结宝贵经验。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受市场环境影响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设备、人工,并且工程的庞大规模决定了其施工周期较长。因为需要的时间长,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因为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是波动的,当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扬,导致施工的材料在购进时价格与预算出现偏差,因而使得工程造价偏高。另外的设备、人工价格的上涨也使实际花费超过了预期。市场存在着各种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在实施预算编制时没有能够对其进行充分考虑,造价将会因市场波动而充满变数[1]。
        (二)自然环境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是在露天环境中,这种情况下容易因为各种自然环境影响而影响工程造价,其主要是通过影响工程的进度来影响造价。如大风、强降雨、高温炎热、冬季严寒、下雪等,都会导致工程不能施工而采取停工措施,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一旦最后不能如期完工,将会产生违约费用导致成本增加。此外还有一些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山体滑坡等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危害,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造成工程的重新施工。
        (三)国家政策影响
        国家的经济运行避免不了国家政策的指引,因此政策的变动也会给建筑工程的造价造成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发展运行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主导,当政策改变时市场受到影响,而市场有通过各方面传递到建筑工程项目从而影响造价。例如,随着国家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这使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采取措施进行环境的保护,如铺设防尘网、对出入的搅拌车进行水洗,这些都会使项目运行成本增加[2]。
        (四)工程预算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由于预算人员自身原因导致预算存在不合理之处,另一方面是在预算管理上工作没有到位。在预算人员方面,受个人水平限制其对工作考量不周全导致预算存在瑕疵,此外在工作时因为情绪不好导致在预算时状态不良,也会让预算出现问题。在管理上在工程实施时对工程前期的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后期管理时受到影响未能够对工程实施全程管理,造成造价超标。
        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措施
        (一)强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的控制具体实施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所以企业要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控制工作。在此阶段工程的造价超标分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多是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包含了施工技术、物资管理等。

首先是对工程预算的落实工作进行核查,每当工作完成之后,都要对其实施核查,对其中发生变更的行为实施合理监控。此外还要进行专门的监督工作,包括价格计量以及结算的规范性。其次,是对工程材料价进行控制。在采购材料时依据工程进度情况按需采购,既能够保证充足的供应也能有效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在材料购进时要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对供应商进行比较,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低廉、质量优秀、服务保障良好的商家,一旦材料出现问题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减少工程损失。在使用时以设计方案为依据,定量使用避免出现超量使用。
        (二)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在对工程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对可能存在的影响到造价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首先是在对工程进行勘察作业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勘验部署,保证勘测结果准确,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准确的的数据使得设计能够更符合实际情况,有效的避免一些因为设计不足导致的工程建设出现异常,引起造价增加。其次,是对市场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解能够更好的确定材料的价格波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划分项目材料的价格指导区间,为确定价格提供科学依据。这样能够更准确的实现对工程总体造价的预算,减少浪费。在工程中会发生资金套用的行为,对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3]。
        (三)提高工程设计变更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的变更意味着工程造价会出现变动,因此在出现设计变更情况时项目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内容进行科学管理,以此减少因为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首先,是加大对设计材料的审核力度,专门成立一个独立的审查小组,对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在具体落实工作时,要依照设计要求来开展,严禁赶工期的行为发生因为这会引起资金发生变动。其次,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针对设计变更所能引起的施工变化,风险评估的实施能够对变更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采准确的措施选择最优设计。最后,是增加对变更设计的控制。先确定变更的必要性,之后设计出变更方案进行上报等待批准,获批后才能正式应用。在审批环节中要注意对资金的影响,以便更好控制项目造价。
        (四)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提高预算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是企业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如组织大家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聘请高水平预算人员讲课,能够提高本企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倡导员工进行自主学习,在工作之余通过参加远程培训提高自身水平。提高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增加自身有关工程预算方面的基础知识[4]。通过学习,预算编制人员能够对工程有系统性的了解,提高了其综合能力,并且管理方面的水平也得到提升,因而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能更合理、准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实施了工程造价预算,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了建筑的正常施工,也为企业的利益带来了危害。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并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通过采取强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提高工程变更的管控、强化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等措施的实施,能够对项目的预算水平进行提高,并在施工过程中对造价进行更高水平的管理,以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达到防止造价超预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赛飞,朱乃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5):1-1.
        [2]尉冬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山西建筑,2017,v.43(36):222-223.
        [3]侯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研究[J].今日财富,2019,000(004):P.121-121.
        [4]王亚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经贸实践,2019,000(006):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