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杨锐
[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进行城市文化传递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身份证号码:23080519870618XXXX
        摘要: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进行城市文化传递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对文化元素进行充分的探索,才能够创造最适合城市发展的主题,最终创造出更具美感而又不失时代感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
        引言:文化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规划园林景观建设时,明确园林景观不仅能表达文化,更多地是体现历史和价值的观念。除此之外,还寄托着创造者的情感,让观赏者在观赏时可以和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欣赏园林景观。设计景观时,文化体验和主题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所表达的意义更是无限的,所以,要格外重视主题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寄托。
        1 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时,一定要发挥园林景观最初的作用,即供人们休憩的功能。之后再将各种历史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将园林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功能相统一,使得观赏者更好的进行欣赏。其中,欣赏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观看,其次是品味,最后是领悟,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欣赏之后,人们能够对园林景观有一个十分直接的把握。当前,园林工作者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对园林进行设计,最终充分展现文化内涵,实现特色城市文化的传播。
        2 园林景观设计主题与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追求外观,忽视了主题和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丰富物质文明。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已经成为该文明程度的体现,目前我国很多公园、广场,民众见到的更多是由草坪和树丛拼凑成的罗马柱、中国字等,盲目追求外观和视觉刺激,既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功能主题,也没有担负起应有的文化职责。
        2.2 主题鲜明度不够,缺少文化内涵
        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要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当下很多景观作品过于重视诗画情趣,附庸风雅,容易让人失去观赏兴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不仅要重视外观表现和视觉效果,更要结合周边环境,明确园林景观主题,发挥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使得园林景观更加深入人心。
        2.3 主题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缺少统一度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时,不同的园林亦会具有不同的特征。然而在进行园林规划时,许多园林缺乏主题文化和环境之间的统一度,只是单纯的追求规划的形态各异,强调自身的独特性,但对于建设场所环境提供的社会功能需求出现忽略的情况,园林景观的主题以及环境之间出现的不统一性严重制约着主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能更好的突出整个主题以及文化表达之间的内涵,最终不利于观赏者更好的进行观赏。
        3 园林景观规划分析
        3.1 园林建设要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依据相关的自然条件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来综合分析,实现园林的统一与和谐。园林景观规划不仅仅是对园林艺术进行构思的过程,而且还是实现园林的内容以及形式相统一的设计过程。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时,一定要先对所建园林的功能以及性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之后依据园林的性质以及功能来确定园林的主题,并依据主题来进行构思。主题立意必须与时代精神、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独特风格相统一。比方说,城市广场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所建立的,它承担着休憩、文化以及商业等多重功能,是展示城市风貌以及文化特色的窗口。

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集成与创新的原则,在设计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传统,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实现创新。游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进行休憩以及交流,因此,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游园的主题一定要根据这些功能来进行构思,从而适应各种年龄,各种阶层以及各种职业的游人的多样化需求,真正的将以人为本这一原则贯彻在建设当中,体现出对于游人的尊重以及人文关怀。
        3.2 要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
        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城市内部的生态保护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园林的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展开。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既要关注园林的外在美观以及实用价值,更要重视景观建设时所需要的植被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一种方式来进行生态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时,一定要保护当地的原生态植物,避免由于引进外来物种而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失衡。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规划之前要到所建地进行一番详细的考察,既要对当地的植被进行分析,又要对当地的地势地形以及环境进行把握,发现当地特有物种,之后再根据这些物种来选择园林建设所需要的植被或者引进其他植物。唯有如此,方能在城市内部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建成城市所特有的综合环境氛围。
        3.3 园林内部构景得体
        园林的设计过程是一个由整体规划到局部施工的过程,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园林的主题来确定具体的安排,内部布局一定要反映园林所要表达的内涵,并对景观的各种要素进行处理,使得主景以及衬景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和谐整体的同时而又不失自身的美观性。与此同时,不同园林更是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及功能,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对不同类型园林的特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得主题、文化、社会功能三者兼具,相辅相成。最后,在规划的时候,设计人员既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拼凑抄袭,亦不能过度追求奇特,甚至进行一些简单却毫无意义的创新。
        4 解决问题的措施
        4.1 重视各个部分间的协调性
        融会贯通、统筹全局,整体规划园林景观主题,融入生态保护的精髓,因地制宜,使园林的主题和文化得到充分体现,促使 2 方面共同发展。
        4.2 古今结合、中西结合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民众所接受和采纳。基于这种情况,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吸收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优秀理念,做到中西结合。但在借鉴西方文化时,更要结合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做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
        5结语
        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主题以及文化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能够发现,若想真正发挥园林景观的功能就必须高度重视园林主题以及自身特色的建设。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仔细分析下来能够发现,在处理园林的主题以及文化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更是严重制约着园林景观建设的顺利展开以及创新发展,要想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更好的达到规划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的规划时,设计人员还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坚持严谨认真以及负责的态度来展开工作,以此来对园林的景观进行规划,使得城市当中的园林兼具主题以及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郭阳.关于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6,( 06) : 68 -69.
        [2]王拴胜.浅谈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现代园艺,2016,( 18) : 120.
        [3]史永红.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建设[J].现代园艺,2015(12)
        [4]郭阳.关于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及文化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