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地工程建设造成地下河堵塞问题延申出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庞明恒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了很大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了很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工程项目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为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水文地质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长足进步提供助力。
        关键词:地质勘察;岩溶区;工程建设;地下河堵塞;物探;水文地质问题
        1引例分析
        主要引用崇左市某两处房地产开发活动造成的地下河堵塞问题,第一处是六年前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地下停车场建设至今四年一直有涌水现象,目前一直用抽水泵日夜持续不断抽水,给该房地产项目造成较严重的损失;第二处是2020年开发建设的某办公用楼,其位于第一处地下水势下游不到1km,在桩基浇筑过程中,发现地基涌水而简单地采取灌浆处理,最终灌浆量达500m³,造成地下河管道堵塞,使得建设单位不得已将地下水引出至新建水池,用3台150t/h的抽水泵日夜同时进行抽水,对建设单位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1]。
        究其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岩溶区进行工程建设时没有采取物探的方式进行水文地质勘察,仅是采取钻探方式进行勘察工作,钻孔间距为3-4m,地下河可能沿着钻孔之间分布,导致钻探工作没有探测出地基中存在地下河,在桩基浇筑过程中发现地下涌水而简单用混凝土浇筑极易引发地下河堵塞问题[2]。出现该问题后,最好的办法是如何引导利用该地下水,如果再封堵处理,可能会造成建筑开裂、地表变形、地表或地下车库冒水,甚至可能因为水位和水压不断上升,严重的可能导致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
        2水文地质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环境设定勘测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勘察技术,全面具体充分的掌握水文地质情况,采集并分析数据,从而形成科学严谨的地质勘测报告。水文地质问题也需要收到充分的重视,例如: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极易对地质岩层造成不利影响,引发灾害、环境破坏或者造成生命财产的威胁[3]。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文地质问题,采集足够精准的水文地质数据,科学拟定预防措施,使得工程建设中更好的避免因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种类探讨
        3.1地下水位大幅上升的危害
        降雨量突然骤增、喀斯特地下河流向变化、堵塞或者地震异常活动等都会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次生盐渍化灾害。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使土中附加应力变小,降低地基的承载力,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淹没农田,同时如果水位上升幅度过大,可能使得地下水浮托力增大,可能会严重危害了建设工程和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地表很可能发生坍塌危害,建筑可能会发生变形[4]。
        3.2地下水位大幅降低的危害
        地下水会的分布和水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地下水位降低幅度过大时,可能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变化较小时,不会对建筑造成巨大影响,通常可以直接忽略[3]。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人为原因导致环境剧烈变化,地下水位降低幅度过大,导致地下空洞地下水大幅减少,尤其是在岩溶区,就存在塌陷的隐患,给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3.3地下水位频繁波动危害
        地下水位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降雨和融雪带来的地表径流的下渗能抬升地下水位,但如果一个地区长时间是干旱气候,突然发生间歇性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上下波动频繁[1]。或者是人为抽排水的原因造成地下水位频繁波动,可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例如,使岩土发生胀缩变形,岩土反复膨胀收缩将和水位的变化幅度成正比,不利于工程建设和地基的稳定性,在岩溶区极易引发塌陷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安全[2]。


        4解决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议
        4.1建议岩溶区工程建设时采取物探和钻探手段勘察
        钻探是工程建设时最常用和实用的勘察手段,但在岩溶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往往容易导致忽视物探手段对破碎带或者地下河探明的重要作用,钻孔具有一定的间距,存在一定的概率勘察不到地下河的分布和地下水位,因此,结合物探和钻探方法,对岩溶区的建设工程进行勘察,基本能够满足查明地下河分布发育的需要,从而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3]。
        4.2明确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内容
        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应明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作业的具体评价内容,确保对地下水类型、水位与变动情况、隔水层与含水层间的关系,土层岩层的渗透性以及渗透强度等可能影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研究[4]。通过对评价内容的全面掌控,来为水文地质问题处理预防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可靠指导,大大降低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概率,避免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威胁,符合社会“青山绿水”发展的现实要求。
        4.3建立完善工程地质勘察体系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地质工程建设质量与工程的安全性。为此,相关单位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注重对完善工程地质勘察体系的完善构建,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指导[1]。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注重对地质勘察施工计划的合理制定,对勘察作业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分解,并完善相应管理监督制度,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得到充分落实,确保水文地质勘察质量。
        4.4规范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作业
        当前,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工作质量的因素,为工作人员勘察作业的开展增加了一定难度。为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照工程地质勘察相关政策的要求,来规范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勘察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相关单位还应加大对勘察工作的投入力度,从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方面提升自身勘察作业水平,确保勘察质量[2]。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注意对勘察设备及时进行更新与保养,确保勘察设备的质量性能稳定。同时,还应注重对勘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完善职工福利待遇,来为勘察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对人才专业技能的定向培训,切实提升勘察专业人才素质水平。
        4.5优化勘测数据的精确度
        最后,相关单位还应注重对水文地质勘察获取数据的严格管理,确保数据的精确与完整。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含水层位置的准确判断,确保对地下水分布位置及其水文、水量等基本情况进行准确勘测,保证地下水信息勘察结果的准确性[4]。工作人员还应注重对地下水水流流向的准确判断,通过对几何法的充分应用,就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地下水水流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严格水文地质试验的全过程,确保相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配套开展测绘工作与钻探工作,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对试验孔位的合理选择等[3]。
        结束语
        水文地质问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岩溶区能够有效减少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是工程建设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目区合理的地质勘察手段,细致精准的工作,查明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失,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林阳.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8):154-155.
        [2]刘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2):202-202.
        [3]马倩.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问题及对策探究[J].地球,2019(1).
        [4]黄丽平.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重要性分析[J].科研,2017,13(1):0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