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省濮阳市 457532
摘要:对石油石化企业而言 ,只有全面认识 W TO 带来的好处 ,才能坚定信心 ,自觉地利用它为我们创造发展机遇和环境 ,只有充分重视和估测伴随而来的挑战 ,才能采取正确的对策。即正确认识我国加入 W TO后对石油石化产业的冲击,以及世界经济形势曲折复杂,能源消费趋势变化。能够针对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关键词:石油石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对策
引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石化产业已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生产的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产业规模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前列。目前我国石化产业面临着原油低价格、市场化进程加快、科技革命兴起等新形势,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等严峻挑战。今后 ,随着中国大量进口石油 ,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石油码头、石油储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立有效的石油储备体制 ,并对石油供应短缺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便有能力对紧急情况作出灵活、迅速的反应。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承包对外工程或劳务服务 ,建立稳定的进出口原油市场 ,以保障国家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
一、我国石油石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加入WTO后对石油石化产业的冲击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未来供应有较大缺口。 国家将逐步减少原油出口 ,增加原油进口 ,减少成品油进口 ,鼓励扩大成品油出口。由于已经加入了 W TO,原油进口关税已从去年的16元 /桶下降为零关税 ,成品油则要从去年的 6% ~ 12% 的较高水平下调为 6% ~ 9% ,而且我国还要逐步取消对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和分销的限制 ,再加上目前国内汽油批发价较高 (比新加坡市场高 1. 3倍 ) ,从而有可能造成国外生产成本低的原油 ,特别是成品油的大量进口 ,在国际油价低时对我国原油生产企业造成冲击 ,而油价高时又对部分原油加工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二)世界经济形势曲折复杂,能源消费趋势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曲折复杂,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但美国仍是OECD“领头羊”,欧元区经济复苏滞缓;新兴经济体将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世界石油及天然气供应总体将保持宽松。美国的致密油、加拿大的油砂以及巴西的深海石油资源将会贡献大部分的增量,但增幅将有所放缓。随着环保压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全球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趋势日益明显,天然气将成为全球能源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重要抓手,其产能和产量将进一步增加。
二、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
根据中国人口多、石油资源太少的基本国情 ,面对石油消费需求远远大于石油生产供给的长期趋势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之下 , 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应当是“大力开发两种资源 ,充分利用两种市场”。 这是一个积极的、开放的比较优势战略。它的核心是依据中国各类资源诸如劳动力资源、石油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比较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动态变化 ,来综合地选择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不可能使这种特殊的战 略性的石油资源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供应 ;另外 ,发展国内石油工业对解决几百万工人和家属的就业问题以及发展工业城市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大力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就是要达到石油供给与劳动就业的双重目标。 与此同时 ,我们要抓住全球经济化的机遇 ,走出国门 ,积极参与和开发国际石油资源 ,特别是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这等于为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石油供给来源 ,这是出于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的思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太低 , 今后中国应当大幅度提高石油的进口量。油气进口要做到方式多样化、地域多样化 ,提高抗风险能力 ,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
(二) 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供需结构不匹配”,国内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中高端产品产能短缺甚至空白,这就是目前我国重化工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我国石化工业而言,炼油产能过剩,石化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缺乏,造成国内市场需求空间让给了国外产品,甚至出现国内消费者大量流向国外市场去消费。因此,当务之急的发展重点是立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调整结构。根据全球石化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石化产业现状和国家整体规划要求,对石化产业实施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坚持内涵发展为主,调整与优化现有石化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努力实现炼油、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一体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石化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延伸发展,打造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优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我国石化产业要以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能增效、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等绿色工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开发以可再生资源、废弃生物质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品生产的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在新反应介质替代技术、高效催化技术、二次资源循环技术、环境保护核心技术及过程强化与先进反应与分离技术和设备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绿色工艺工程技术。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加强综合管理,使外排污水控制指标趋于自然水体;推广应用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和催化燃烧技术、恶臭污染控制技术、回收 型烟气脱硫技术、PM2.5和温室气体控制治理等技术;工业危险固体废弃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形成达标治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环境保护体系。
结语:
总之,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中 ,需对我国石油石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发挥政府力量的同时,应避免级政府不能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令。而是要主动地创新 ,哪怕是这种创新可能带来风险。美国芝加哥市市长查德• 达雷的话富有启示意义: “市长们必须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愿意花费政治资本 ,他们的观念必须超前 ,必须走在他们的选民和批评家的前面。不仅超前 ,还要提速。 因为入世使中国列车驶入世界经济的快车道。在这个 10倍速发展的时代 ,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 ,而是快鱼吃慢鱼 ,所有的鱼都吃“休克鱼”了。 因此,相关人员应结合实践发展问题与困境,不断优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为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冬冬.中美经贸摩擦演变对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1(06):62-66.
[2].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战略机遇与选择[J].中国石油企业,2019(07):47-48.
[3]于桃科.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342.
[4]雅侃,彭元正.要在增强“两个能力”上给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三季度经济景气指数分析[J].中国石油企业,2014(10):33-35+2.
[5]萧沃莹珏.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11):1-4.
[6]徐小雅,冯德连.我国石油产业大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石化的实证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5):76-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