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张士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士全
[导读] 摘要: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其核心目的为让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变得连续性更强,实现自动化的目的,从而逐渐加强和完备工业产品制造的工作流程。
        身份证号码:13053419860811XXXX
        摘要: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其核心目的为让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变得连续性更强,实现自动化的目的,从而逐渐加强和完备工业产品制造的工作流程。通过使用机械自动化科学技术,可以大幅度缩减机械制造的工作时间,并且能够降低产品制作成本,从而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这将促进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绝对优势。机械自动化科学技术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潜力非常大的生产力,加强对其运用和探究,拥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1.1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制造业纯靠手工完成,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安全事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和信息控制技术,全面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如有问题,该装置将自动停止运行和自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测出来的问题进行相应地维修处理,这样不仅防止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2促进产业的发展
        随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壮大发展,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不断地完成产业升级,加工效率与机械制造的设备精密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建筑领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机械制造、医疗设备制造、锅炉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制造,有利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3完成技术升级
        就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来看,一定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提高设备的生产质量,加强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完成机械制造的全自动化升级。目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逐步开始向微型化转换,使外观更轻、更便于使用和移动。更方便,性能更稳定。微型机械制造设备的能耗降低,操作更简单方便,长期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制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集中精力发展工业产业。工业增加值以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都在保持稳定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从技术到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某些领域甚至达到先进水平。从目前来看,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2.1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制造产业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提升。目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己经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指标,无论是在重型机械制造方面,还是在诸多的民用工业设备制造中,工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彰显。
        2.2应用科技含量水平不断提升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产业对科技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可以说,科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应用效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将最新的技术和专利应用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水平在科技含量方面己经呈现出了显著的提高。相信随着未来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体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也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
        3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己经进入了工业3.0时代,工业3.0时代意味着高端科技,包括自动化技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尖端科技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在好多领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一些机械制造领域还需要通过购买国外设备等方式来解决,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整体的工业化水平的进步。因此,不断提升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该领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3.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创新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己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竞争,而是人才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方面的竞争。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工业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存在着借鉴、模仿有余,但创新不足的现象。虽然每年有大量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毕业,但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大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断的完善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助推我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迈向新台阶的重要路径。
        3.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为了更好的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过度,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平台,一些己经研发成功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无法在市场中得到推广,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缺乏良性的合作与互动,所以,在今后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中,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技术成果向市场成果转化,是摆在改领域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4.1机电一体化
        对于现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来说,正朝着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将逐渐呈现完全自动化的特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强化数控体系,还能提高制造功能,这也是强化机械生产效率,强化机械制造与加工能力的体现。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实现,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会大幅度减轻,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新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中,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2智能化
        现代智能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数控设备被应用到各处,机械行业也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改造,通过对现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可以发现,未来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与智能技术融合在一起,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数控技术发展,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机械制造水平,强化生产效率。同时,随着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实现,所需人力会大大减少,企业每个月可以节省大量开支,生产效率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提升,这些也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应加大对现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与关注。此外,未来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还会吸收与融入大量人工智能的内容,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4.3模块化
        通过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可以发现,未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也会不断向模块化方向发展。未来机械行业所采用的生产模式会与现在不同,为提高生产效率,强化作业能力,模块化会成为其主要生产模式,为满足机械行业需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也会不断朝着模块化方向发展,随着模块化的实现,机械行业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生产作用都会更加显著,因此,应加大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需求。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已经很广泛,这与其自身优点较多有关,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文章认为未来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将朝着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以及模块化等方向发展,相应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7,06:105.
        [2]梁喜佳,张洪伟.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