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施工防水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孙莹盼
[导读] 摘要:结构自防水性能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防水性可谓至关重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重视并严格按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熟读规范与图纸,并在施工过程中多加学习与总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确保又快又好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设施工。
        身份证号:13018319891122XXXX
        摘要:结构自防水性能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防水性可谓至关重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重视并严格按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熟读规范与图纸,并在施工过程中多加学习与总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确保又快又好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涉及防水区域的关注,提前思考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与总结,确保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各项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结构施工; 防水;质量
        1 建筑常见渗漏部位以及原因
        1.1常见渗漏部位
        第一,地下室:底板、顶板、侧壁、电梯井。第二,卫生间:底板、反坎根部及排水管吊洞处。第三,厨房、阳台、屋面、露台以及底板。
        1.2 渗漏原因
        第一,砼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第二,砼浇筑过程中,砼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冷缝)。振捣不密实、漏振、砼结构松散不密实等。第四,外墙止水螺杆铁环片与螺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打松了止水螺杆等。第五,止水钢板设置和焊接不满足要求。第六,地下室顶板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作加工场超负荷使用。第七,反坎未一次性浇筑或二次浇筑时凿毛清理、振捣不到位。第八,过早拆模。第九,未按要求养护,每天养护时间太短、次数少,或养护天数不够。
        2 建筑结构施工防水质量管控要点
        2.1 人员管理
        人员作为主观能动者和实际操作者,在防水质量管控中可谓重中之重。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操作工人来说,人员选择、交底、样板引路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检查纠偏,甚至批评与清退都是不可或缺的。人员选择包括挑选有经验、职业资格的管理人员和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具有施工经验和质量意识对于防水施工质量管控至关重要;交底包括入场交底与作业前的交底,入场交底即在管理人员和工人入场时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通常由设计师和现场管理人员组织进行,根据规范和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交底文件,使参建人员学习并了解项目的标准和要求;作业前交底是在某项工程大面积开工前,组织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交底,明确各项质量管理要点,对于防水工程控制要点应作为专项进行讲解。样板引路即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在现场制作实体样板,经设计单位、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共同确认会签后,后续施工严格按照样板的做法进行施工,同时对参建人员交底时也应组织学习样板做法,对重要节点专项讲解。过程检查及纠偏,是指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同时对于一些共性的或者危害性较大的问题,须组织专题会进行讨论,明确整改措施及责任人,对于部分质量意识薄弱且经劝说后均未改善的管理人员或工人,应要求退场。
        2.2 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对结构防水性能同样至关重要。对于结构的防水质量而言,混凝土、止水螺杆、止水钢板、套管等均为要点。上述材料进场时必须报验,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于主要材料应进行第三方见证送检,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才能投入使用,在材料堆放时应区分已检测合格和未检测材料。对于混凝土,前期应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考察,确认合格后才能选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测量其坍落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试块必须现场随机取样,对于抗渗混凝土按规范加做试块,并在达到规范要求的时间后送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标号,避免出现标号出错的情况,墙柱节点处应按节点大样施工,混凝土应浇平板面。


        2.3 结构施工管理
        结构施工管理应提前策划编制方案,明确工艺、工序做法,对于关键的防水节点应进行深化(如编制反坎深化图)。对于外墙、侧壁、电梯井等位置均应使用止水螺杆;卫生间、屋面烟道应设置反坎并与结构一次性浇筑;工艺原因二次浇筑的反坎必须沿着反坎长度方向凿毛清理,反坎面应高于建筑完成面20cm,并经验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浇筑前重点关注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否加固到位、板面是否清理干净、机电线管是否按要求预埋并固定、垫块是否按要求设置、钢筋是否绑扎固定到位、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节点是否按图纸施工、预埋件是否完成施工等,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发纸质浇筑令后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发浇筑令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监理与施工单位值班人员必须全程旁站,重点区域建设方工程师应旁站,督促工人按要求进行振捣,避免现场出现往混凝土中掺水的情况;混凝土浇筑后安排专人收面养护,并在达到拆模条件且由监理签发拆模令后才能拆模。后续结构施工时,应注意对结构的成品保护,楼板堆载须满足设计要求,避免提前堆载,后续单位进行装饰装修和幕墙门窗施工时,应制定专门的成品保护方案,如需在结构上打孔或打凿,则应向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报备,取得许可后才能施工,尽量将对结构的自防水性能破坏降至最低。
        2.4 卫生间、厨房及阳台结构闭水验收
        卫生间、阳台及厨房完成结构拆模、垃圾清理、反坎施工和立管吊洞(如立管施工较慢,可先不进行吊洞,而是采用砂浆围闭,后续吊洞后单独试水。同时现阶段止水节使用已较为广泛,可免去吊洞的步骤)后,应立即组织进行卫生间试水。试水前对试水区域使用砂浆进行围蔽,砂浆高度应高于结构面5cm,待砂浆干硬后,对试水区域放水,水面应高于结构面2cm,试水时间从完成放水后开始计算,三方(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见证并会签,过程中每12h检查一次,重点关注水面高度、结构板底渗漏情况、反坎底板和墙板交界处的渗漏情况。如水面高度不足,应及时安排加水,对底板和反坎根部、墙柱根部有渗漏或湿迹的,应使用大头笔进行标注,并在验收表上记录,由施工方进行渗漏处理(通常建议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堵漏),并重新闭水验收。最终的验收应在放水满48h,水面高度和结构底板、反坎及墙柱根部无渗漏痕迹后才能三方确认会签,并移交工作面进行下一步施工。
        2.5 顶板、阳台和露台试水
        顶板、阳台和露台的结构闭水与卫生间区域相似,待结构拆模清理干净并完成吊洞后,即可放水至结构面以上5cm,满48h后才能进行最终验收,确认无渗漏痕迹后三方验收并移交工作面进行下一步施工。通常结构试水无渗漏痕迹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的防水性能,但是后续仍有可能产生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结构试水未严格按要求进行、部分微裂缝随着时间变大、施工过程中的堆载或者成品保护不到位对结构造成损伤等,因此完成结构试水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对结构的成品保护,并在完成建筑面施工(如铺贴面砖)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确保将渗漏隐患降至最低。
        3 结束语
        总得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房地产项目开发节奏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住宅防水施工质量的高要求与开发商日益加快的建造速度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因渗水、漏水造成的维权事故屡见不鲜。实际上,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是评价其使用性的重要指标,而结构施工时的防水质量管理则对防水效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孙俊. 关于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J]. 建筑与装饰, 2018, (009):P.148-148.
        [2] 张永红. 关于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J]. 居业, 2018, 000(012):124-125.
        [3] 孟祥龙. 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策略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11).
        [4] 孙作帅. 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探究[J]. 区域治理, 2018, 000(01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