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论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陈家亮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家亮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建筑理论仍在进行深入摸索,虽尽管跟国外生态建筑理论相比还存在大量的不足,但它们是基于自然环境、建筑设计、设计部分总结为一体的理论,所以是能够以此推延出更好的理论体系。
        广西华业建筑南宁设计研究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建筑理论仍在进行深入摸索,虽尽管跟国外生态建筑理论相比还存在大量的不足,但它们是基于自然环境、建筑设计、设计部分总结为一体的理论,所以是能够以此推延出更好的理论体系。把居住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基于此,本文笔者就生态建筑理论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居住建筑;应用
        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单纯地认为生态建筑理论意思就是将建筑物绿化或者节能就行了,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推翻了这个结论,生态建筑确实不仅仅是绿化和节能就能概括的。目前我国生态建筑理论重点还是放在了城市建设上,农村的生态理论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这是值得引起重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提高了环境质量,居民才能够住的舒适、住的安心,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居住建筑模式,生态建筑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生态建筑主要凸显出了生态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各种自然因素的利用,来降低各种能源的消耗,以生态建筑理论为主的居住建筑模式可以给人们的带来更加舒适的空间,而且这种居住建筑更加节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生态建筑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这种建筑模式的实现,对于我国的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
        2 生态建筑理念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2.1 自然光源的应用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中,应重点关注自然光源在建筑物结构中的应用效果。相关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建筑物当地的日照情况,通过对光照条件的分析,合理选择建筑物中应用的采光的遮阳方案。建筑物整体设计中,也应坚持资源节约理念,致力于应用可再生资源,避免施工中出现的建筑资源浪费问题,促使生态建筑理念在工程项目中得到有效落实。在推广生态建筑理念中,应关注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开发自然光照明系统。与普通的照明灯相比,自然光源可节约 80%的能源消耗,照明系统主要通过采集器对阳光进行收集,并过滤掉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使得照明光源的应用更加安全可靠。目前,受到生态建筑理念的影响,自然光与建筑物的结合程度更高,光源普遍应用在地下车库照明、居家照明设施和公共区域的采光系统中,实现建筑物绿色节能发展理念。
        2.2 局部风环境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对风环境进行恰当合理设计,体现生态建设设计理念。一般情况下,对风环境的合理设计应建立在建筑物布局优化基础上,相关设计人员应注重考虑盛行风向和建筑物通风位置关系,对门窗结构和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促使住宅建筑能够利用到自然风,节约室内空调的使用频率,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节约。同时,受到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建筑物设计应更加关注经济性和环保原则,对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由此在实际设计中有效规避风险,促使生态环保设计方案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充分利用。
        2.3 重视城市热岛现象
        热岛效应是生态设计理念应用中应关注的重点话题。建筑住宅项目设计中,应注重给建筑物使用人员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并且善于发现居民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得建筑物设计工作满足行业设计标准。具体设计工作中,应看到绿化和小区景观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综合利用先进的设计方法与理论,将生态设计理念进行贯彻和落实,为建筑物生态效应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
        3 生态建筑理论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3.1 风环境设计
        通风是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重点考量的要素,房屋建筑必须要具有足够的通风,空气才能快速的流通,人们才能在居住建筑中生活的更加舒适。为了提升居住建筑风环境设计效果,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把生态建筑理论充分的融入到设计中,利用自然环境,来给居住建筑创设出一个更加良好的风环境。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可以把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成南北通透的模式,这种布局模式,可以形成空气的对流,可以有效的增加空气的流通,形成一个良好的风环境。另外,居住建筑的选址尽量选择在当地合理的风向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当地主导风向,形成舒适的风环境。在居住建筑整体设计初期,就要模拟风环境,既要避免建筑物的遮挡作用,降低风力的速度,影响到室内空气的流通,又要避免建筑布局形成风口,在寒冷天气下形成加速风力速度,使人难以停留,或形成建筑首层的掀裙风。相信合理的设计,通过自然风的流动,室内外的环境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人们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同时,还能减少空调以及风扇的使用频率,降低电力资源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环保的居住建筑设计目标。
        3.2 减少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一个区域内人口过于集中,气流的流动产生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人员可以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绿化设计,在规划层面,在小区内部建设风景园林,种植大量的植物,同时,也可建设喷泉以及人工湖等水环境;在建筑层面,可结合当前国内最新第四代生态居住建筑理论,打造空中花园,形成“垂直别墅”。通过这些绿植的种植,一方面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同时又可以有效低降低热岛现象的发生几率,而且这些绿色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从而也会形成新的居住建筑设计形式及效果。
         
                            图1  抗热岛效应设计
        3.3 加强节能设计
        在生态建筑观的运用上,需要对节能的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的落实,把各种节能技术应用在设计方案中,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采用新型能源,比如可以在房屋建筑的顶端安设太阳能发电装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外墙造型设计结合太阳能板等,通过这些装置,可以有效的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能源,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屋顶和外墙结构上入手,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来提升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性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同时对于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也可以降低煤炭天然气等矿石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是当前阶段的重要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积极的把生态理念融入其中,打造生态建筑,减少房屋建筑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生态建筑设计的方式,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霞.基于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探讨 [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9):122-123.
        [2]崔武燕.生态理论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6-127.
        [3]胡庆涛.谈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J].建材与装饰,2017(40):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