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投标影响因素分析及投标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霍文婷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北京通达监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16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必须存在的一项工作内容,其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监管,提高其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工程监理能够有效确保建筑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从我国推行落实工程监理时,我国建筑行业从刚开始的摸索施工,逐渐转变为成熟化、系统化、建设等体系,更加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稳健提升,也会促动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工程监理企业发展规模也逐渐扩大,工程监理的管理模式更为科学合理,能够对工程建筑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其建设质量,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利益,提高其施工质量。
        关键词:监理工程;投标影响因素分析;投标策略探讨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工程项目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虽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理制度,但由于起步较晚,且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人员素质水平受限,为有效发挥监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
        1工程监理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1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模式不科学
        工程监理现今的工作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管理模式对监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影响。如若监理对项目管理模式不科学,会导致施工现场较为混乱,施工人员如同散沙一般,对施工中的各个项目管理也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对此,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模式一定要极其科学合理,能够确保项目在科学合理的监管与管理中定期完工,降低施工过程中能够影响工期与质量的事件发生,能够减轻管理者的管理压力,还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现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建立管理模式都过于死板,多数都是依照条例办事,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管理,这样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项目建设。
        1.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监理人员与管理人员中,其素质参差不齐,其管理能力水平有限。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管理人才较为稀缺,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对于其系统施工作业和施工质量的法律条规不了解,会对施工企业留有一定的施工问题。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较为薄弱,不注重工程施工管理,不懂得运用团队的意识高效完成施工作业,凭着自己的经验与认知指挥施工作业,时常与施工人员发生冲突,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3工程监理和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
        工程监理和管理人员在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其全方位进行管理把控,从施工前期图纸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再到施工现场各个施工环节等等,都需要工程监理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协调,确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还要保障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与推进。对其进行全方位施工管理,还能确保施工单位所选择原材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施工过程按照施工标准完工,确保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价值
        1984年,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给传统的工程建设体制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从国外直接引入建设监理制度,其初衷是一种市场化要求。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监理制度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法律依据。随后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监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得监理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四大控制因素,质量控制是其基本目标,是指工程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监理工作的宗旨就是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为之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

毫无疑问,在建筑过程中,工程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却暴风、大雨、雷电等外部客观因素,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监理工作的具体化等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建筑效果,降低工程价值。因此,工程监理保障了各个环节的质量,健全了质量工程管理体系。
        2.2控制工程进度
        进度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措施,在保证资金和质量的前提之下,实际工期不得超过计划工期,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和社会效益,监理的工作职责之一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施工前期,可以编制一个总体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必须分段控制,甚至具体到周计划、月计划、旬计划。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段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正确认定和把握导致工程延误、延期等因素,及时对工期和工程进度作出相应的安排,及时叫停或者调整,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2.3保障工程安全
        安全保障在工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衡量工程成败的因素之一。坚决杜绝不安全行为,严格依照章程规定,规范施工,确保人身、财产、设备安全;同时强调项目本身性能的安全可靠,实现文明施工。不容忽视的是,监理在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与承包方达成合意而忽视自身责任侵害发包人利益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在对施工工序进行监督的同时,加大对监理人员的监督,是建筑工程安全得到最大保障的有效措施。
        3优化措施分析
        3.1工程量计量
        监理方需要对完成工作量进行偏差分析、审核竣工结算、处理工程变更及费用索赔等。在投资控制时要进行工程计量和付款签证,招投标时建设单位依据图纸编制工程量清单。传统工作模式是造价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清单计价规范人工计算,但工作量较大,且极易出现计算误差,影响工程计价的准确性。应用BIM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确化建模,通过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工程量进行统计分析,为监理方进行差异性分析提供便利。
        3.2简化工程款支付流程
        在导出工程量时,基于同一平台的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确认,大大地简化了工程款地支付流程,使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大大的简化了。当发生工程变更时,通过对模型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同步,将变更与模型相关联,从而可以得到不同阶段的工程量动态曲线,高效完成监理方工程量的审核工作。
        3.3模型审核
        建筑质量是实现建筑功能的必要条件。严格把控质量形成的每一个重要因素,明确建设工程各参与方的责任。通过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将设计中的问题暴露在三维模型里面。在建设项目建模完成之后,工程监理模型组通过将建筑、结构、机电各专业模型整合为一体进行碰撞检查,施工单位依据检测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对模型调整之后可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碰撞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以此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各个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
        3.4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监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效益,提升专业水平,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资质审核,在选用监理人员时充分考虑工作经验等因素。加强岗前培训,同时对已经从业的监理人员,可以采取抽查或者定期检查的方式,对专业水平进行实时检测,促使监理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在监理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注重对对监理人员责任意识等道德水平的培养和教育,提升创新意识,准确定位,才能促使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有序进行。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与项目工程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高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还能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督促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发挥管理[J].甘肃科技,2010,(07):96-97.
        [2]吴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