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市级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 周彦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彦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对传统媒体在气象服务领域中的优缺点进行说明,做出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对策分析,希望对我国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中山市气象局  528400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对传统媒体在气象服务领域中的优缺点进行说明,做出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对策分析,希望对我国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级市;气象微博;气象服务领域
        一、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性
        公共气象服务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服务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服务社会生产的需求,同时也是强化公共权益保障、满足公共服务增长的内在需求。而公共气象服务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借助媒体的传播,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公众覆盖。因此,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气象微博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博的应用和普及程度较高,并且已成为气象单位发布及传递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查发现,较多的公众希望能够获得自媒体刊载的天气预报信息,掌握气象单位发布的指导提示及预警信息,因此气象单位需要充分发挥气象微博的作用,在网络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等的辅助下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最终为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提供更多便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等方面追求的逐渐提升,社会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服务质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需要加强对气象服务产品创新的重视,不断提升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拓展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而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气象微博应运而生,与传统媒体方式相比,气象微博能为公众提供更全面、更及时的资讯信息,使公共气象服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外,气象微博具有官方性、及时性、受众广和互动性较强等优势特点。
        二、传统媒体在气象服务领域中的优缺点
        传统媒体具体是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近年来开始普及的互联网。这些传统媒体历史悠久、覆盖人群范围广,有利于大面积的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如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多年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公众的出行与生产安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终端获取气象信息亦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规避传统模式中定时定点获取信息的不便之处,只需借助PC终端,即可获得信息。然而,传统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中亦有不足之处:首先是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人们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不能主动的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但需要借助固定终端实现,无法满足移动人群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节奏的不断加快,在移动中获取信息已成为主流需求;其次,这些借助固定终端实现信息传播的气象服务,无法为移动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预警,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一旦人们没有固定终端,就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接收信息;再次,传统媒体渠道下的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速度都是比较有限的。
        三、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对策
        1、完善气象微博服务流程及相应的规范。为了更好地发挥气象微博的优势,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需要根据我国气象局发布的指令做好气象微博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使气象微博服务融入公共气象服务的体系中,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及服务流程,进而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信息制作、审核以及签发等方面工作流程及职责的明确,能够为气象微博审核、监管以及签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依据支持,确保相应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为气象微博信息安全提供更多保障,促进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提升。
        2、树立良好的形象,不断改进和创新。

气象微博具有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气象信息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气象单位需要根据发展形势不断改进和创新,考虑和权衡气象服务用语的通俗性、规范性、专业性以及幽默性,提高气象微博的亲和力与人气,保证其受众群体,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其一,气象微博需要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增加对气象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第一时间公布和解读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办法和政策法规,做好相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方面的渠道作用;其二,做好气象微博评论平台管理等工作,了解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从公众口中得知气象微博服务中存在哪些不足,进而及时调整和创新气象微博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化和准确的服务,并且使气象微博从单一的气象信息发布进行改进。
        3、提高对团队建设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气象微博发展和进步,需要对气象微博团队建设方面的工作加强重视,确保气象微博运营管理、联动等方面工作均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避免气象微博服务方面出现漏洞和死角,为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气象微博团队需要吸纳更多文字功底较强、专业水平较高和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才,不断发展和壮大气象微博团队,为气象微博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多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
        4、制定和落实气象微博服务管理办法。气象微博服务规范性的提升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发展和进步,需要在气象局和国务院发布的通知文件指导下开展,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气象微博服务管理办法,进而为气象微博服务管理提供更多依据和指导,确保气象微博能够良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5、构建完善的微博服务流程。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气象部门还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服务流程和规范文件,要结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有关微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加强气象微博服务的组织性,加强管理,将微博气象服务融入到公共气象服务中,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微博气象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气象官方微博在发布气象信息的时候,要有一系列的规范流程,然后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进一步提高
        气象微博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官方微博要完善自己的气象服务工作,严格遵循部门职责,发布具有权威的、及时的、准确的气象信息。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还要积极的发挥气象官方微博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讲解防灾减灾的法规,科普气象知识,然后通过整理留言以及问题,总结大众对于气象服务的真正需求,要观察信息传播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改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四、总结
        气象单位通过应用公共权力和资源向社会公众、生产部门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气象信息及服务,使人们了解气象科学知识,进而为生活生产实践、管理及决策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保障公共权益,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平台,可以给大众带来多样的感官体验。不但可以提高大众对于气象的关注度,还可以使气象微博的传播更加及时、准确。当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大众可以及时的获取灾情,做好防御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科学合理的使用微博,可以减少谣言四散,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对气象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人们能够更多地重视气象微博的开发利用,进而为气象事业及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磊.新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3,(20):41.
        [2]李峰,胡国玲.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10):39.
        [3]拉珍,刘竞,达娃.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6):182.
        [4]桂楠.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000(015):P.16-16.
        [5]陈艳宁.论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传播与版权,2018,(3):116-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