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革命文物的现状、保护和利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汪军
[导读] 摘要:文物是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我国历史文明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
        潜山市文物保护中心  安徽潜山  246300
        摘要:文物是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我国历史文明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重新焕发文物的活力,就需要有关单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就从潜山革命文物出发,就其现状及保护利用途径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为文物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关键词:潜山革命文物;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1.项目背景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予以充分重视,同时也多次给出重要指示与批示,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及指导方向。
        2018年7月,中办、国办在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让革命文物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意见》,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时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共计15个片区,涉及20个省110个市645个县。鄂豫皖为一个片区属于这15个片区之中。潜山市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被安徽省列入了“大别山、新四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四个革命文物片区中的“大别山片区”。
        潜山市按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片区划分与集中连片规划设计,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拟实施一批革命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梳理一批有代表性的革命纪念馆、旧址展览的提升工程。
        2.潜山革命文物的保护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潜山市的文物保护部门对革命文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以及宣传利用等工作进行了充分重视。但即便如此,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现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革命文物利用率低
        因为潜山革命文物的诸多革命文物多位于山林中,此处人烟稀少,很少有人问津,所以就无法切实地发挥革命文物的教化功能,未能对革命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同时,因为未能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入开发,所以导致潜山市的诸多红色旅游资源多处于闲置状态,革命文物的整体利用率较低。
        2.2 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的占比低
        虽然潜山市本身具有较多种类以及数量的革命文物,但是被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的总体占比则相对较低。在12处革命文物中,仅有2处为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这也是限制潜山革命文物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原因。
        2.3 产品开发较为初级,核心吸引力不足
        如前文所述,潜山市的革命文物整体利用率较低,未能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入开发,对革命文物内涵的挖掘程度不足。如此就使得潜山市的文物保护模式较为单一,没有与旅游形成配套的体系。而部分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点,还存在着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对旅游的接待能力较低,限制了潜山红色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4 人才匮乏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文博专业是招生中的冷门,而且其对生源的要求较高。如此就导致文物保护专业存在着明显的人才匮乏问题。同时,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社会对文物保护专业缺乏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未能获得较好的岗位待遇,收入偏低,且职位的晋升渠道并不明朗,所以使得文物保护人才一定程度的流失,而这也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深化落实。
        3.潜山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路径分析
        3.1 明确主体责任
        首先,对全市革命文物按属地原则划分管护主体责任;对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加大修缮和保护力度。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重要阵地建设,并将其纳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
        3.2 规范革命文物管理
        加强革命文物专业队伍管理和人员配备,落实免费开放政策。革命文物要定期组织开展人员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抓好面向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讲解宣传。要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服务,建立祭扫、献花、宣誓等仪式的标准化流程,营造庄严肃穆的教育氛围。
        3.3 推动红色文化传播
        文物保护单位应对潜山市的红色资源以及红色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以及视频短片等打造潜山市的红色文化。
        首先,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定期举办系列的摄影展或者书画展等相关活动,为人民创造红色舞台。同时,与相关媒体进行紧密合作,可以开设红色文化的专栏题目。通过对革命前辈、先烈遗属,或是相关专家学者等的走访,来对潜山市的红色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借助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通过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以文字、图像、视频或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对潜山市的红色文物资源进行充分宣传,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潜山市红色文化的发展。
        其次,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加强对潜山市内现存的零散的文物资料或是文献史料等进行收集,也可以通过口述历史的调查征集,出版相关书籍,宣传传播曾经参加革命活动的红色文化人物及文化历史,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实现文物的开发与利用。
        3.4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当前,我国的诸多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线路以及产品。所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潜山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应以此为思路,将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积极深化红色文化建设,文化保护单位可以对全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与红色旅游进行结合,实现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相促进。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对潜山市等红色旅游进行充分开发,要将主要的文化村镇、旅游度假区与潜山市等红色革命文物进行联动,以此实现红色旅游的创收,并促进潜山市经济的更好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离不开文物的支持,这是因为文物本身包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经济价值,事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未来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单位就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从自身的文物资源现状出发,对文物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充分发掘,加大保护与开发利用程度,以此使文物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化功能,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