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612
摘要:工程建设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包含了建筑、装饰、管道等多方面工程,且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惠及民生的社会项目,影响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纵观这一领域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安全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安全性的监管,希望能够从根源上遏制悲剧的发生。因而本文将探讨这些事故出现的原因并给出有效的方略来提高这一领域的安全性。
关键词: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或许立场不同对于安全的认识也大不相同。对于家庭而言,安全代表着幸福;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代表着利益;但对于国家而言,安全则代表着希望。为此,国家建立专门的法规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安全不受任何因素的侵害。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但是事实告诉人们,工程建设这一项目对安全产生了威胁。因为在这一工程中施工方、监管方或者是工人等常常会由于缺少安全意识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施工出现差错,造成人员伤亡等悲剧的发生。这就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这一监管工作的重视,积极改进其不足之处,减少伤亡的发生。
1 工程建设领域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 项目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薄弱
项目负责人作为整个工程的主要责任人,不仅参与项目的招标、对施工方案的决策,还要对工程的质量负责,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这就需要负责人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能够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大对工人安全装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增加对物料、设备等的审查力度。但是部分负责人在实际过程中却并没有做到这些,他们往往无视底层人员的利益,在过分要求工人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又对工人的安全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在自己的监管下大概率不会出现事故问题。又或者负责人没有职业素养,为了使自己较少的为工程费心费力而选择把对安全监管这一工作交给下面的项目经理。这就导致工人和项目的安全问题得不到重视,也为危险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1.2 对于安全工作投资不足
随着各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了使自身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去增加投资活动、扩大企业团队、增强企业竞争力,不少企业在成本上打起了算盘,希望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外流的同时又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企业在工程建设时减少对安全方面的投入,具体表现为:给工人发放劣质的安全帽,这些安全帽往往没有经过实地的测试,不能承受较大的撞击,甚至还不如领导参观时所带的非专业安全帽。所以对于工人而言这一装备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发放下来也只是作为企业应付检查的工具;又或者企业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不仅使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健康。
1.3 工人能力不足,导致出现操作问题
因为社会对工程建筑这一行业的需求增大,所以行业的发展竞争较大,但同时也使整个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产业的集中程度较低。这就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小的承包团队,这些团队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在组建团队时并没有选用那些学过专业知识、有技能证书的专业人员,而是选用农民工或是身强力壮的劳动者。这些工人虽然能一定的手艺、能完成简单的模仿操作,但并不能较好地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作业。但一个项目中难免会有一些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进行的操作,如高空作业等,这种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
1.4 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责任划分的标准
正如前面所言,随着行业的过快发展,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过分重视工程的进度以及工人的工作效率,因而只对工人的每日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并没有制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来保障工人以及其他设备的安全。这就导致我国频频发生施工人员意外丧生的负面消息,不仅给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还会给无数家庭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另外,还会有部分企业虽然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是对于突发事件的责任划分没有进行准确的规定。
这就导致各方负责人产生推脱的心理,既不愿意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也不愿意对工人的安全问题负责,认为总有人会做这些事,但做这些事的人却不会是自己。
2 提高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对安全方面的投资力度
安全事故往往一发生就会给各方人员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害,因此企业应该明确这一事实,积极做好事前的防御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这一方面的投资力度,确保不会因为自身的准备不到位而导致悲剧的发生。例如,企业要安排有职业素养的人去进行安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确保工人使用的是有保护作用、符合规定要求的装备。不给那些不自觉的、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员提供可乘之机,使他们没有机会购买劣质工具。
2.2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工人除了是安全工作的主要接触人,也是需要企业加以保护的首要人员。因此想要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外界要做好相应的充足准备外,还需要工人首先有为自身安全考虑的意识。结合上面所讲,部分团队的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够优秀,不能完成一些专业的操作,所以要想保证他们的安全,就要先对这部分工人进行职业培训。项目经理要为他们讲解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作,使他们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能够小心应对。其次就要为所有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醒他们在工地时要时刻注意佩戴安全帽、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注意检查安全绳的状况、进行粉刷工作时要带好口罩等。
2.3 加强对施工单位以及现场的考察
每一个人在忙碌的时候都会有不自觉或者疏忽的情况,因而只依靠工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时刻保证安全生产的,这就需要项目负责人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察以及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对于施工单位的监察,就需要负责人确定其单位工作人员是否对安全工作负责到位、是否佩戴能证明身份的有关证件、对于施工的规划是否合理安全等。至于现场的考察则更为复杂,需要定期查看操作设备的磨损状况;需要认真查看现场的各项施工操作是否合理、有无明显问题;需要对工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察,避免工人出现忘带安全帽、在危险区域休息等现象。
2.4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确实如此,良好的制度引领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否则工人的任何行动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具体的操作守则,并且设置相关的惩处措施,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以便后续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就需要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制度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工人的安全工作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对监管体系的要求、对违反安全生产的人员制定的具体惩处措施等。其次要建立针对这些制度能有效实行的监管小组,确保制度存在的意义以及体系的完整性。最后一定要组织全体员工对这一体系进行完整有效地学习,一方面避免出现制度非常实用,但工作人员却不知晓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责任的具体划分。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工程建筑这一行业频发安全事故的报道,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这一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这也表明安全生产确实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而监管工作也并没有做到位,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各方面的相关工作,以此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樊新舟.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6):330-331.
[2]吴新.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主体行为关系模型分析[J].青年时代,2017(26):240-241.
[3]王宇航,闫慧珍,王超,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