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熙1 赵景华2
[导读] 摘要: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1.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71019;2.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初级中学  山东青岛  266426
        摘要: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课堂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展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阵地作用,积极应对网络信息的挑战。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激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时代价值
        1.1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是高校教育的现代诉求
        高校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职责。这样的“新人”必须是有高度国家安全意识的人,既包括国家认同感,也包括获取技能、学习如何参与国家生活、如何把行使个人公民权利同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协调起来等,这些围绕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大学生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均属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范畴。通过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建设国家的生力军时,才能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光荣义务,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的建设。
        我国在宪法和国家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这些规定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然而,他们所处的年龄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旦受到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大学生极易迷失方向、动摇观念。在高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能存在国家安全意识缺失的现状,这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绊脚石。
        1.2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我国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即使各个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课程,但是由于在对待国家安全问题上缺乏深入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基础又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注重的是个人能够获得什么,而没有将个人发展放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之下。在这样的形势下,亟须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置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明确国家安全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生存与发展,也是社会安定的前提和基础,它和每个人的幸福紧密相关,不能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
        2.现阶段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存在问题
        一是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以偏概全,安全意识狭隘。不少大学生单纯地认为只有国家政治、军事、领土等领域才属于国家安全范畴。殊不知,文化、经济、教育、科技、生态、网络等都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这样的认识会导致无意识间传递、泄露了国家机密。还有不少大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他们认为国家机关、情报部门和军队才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国家安全,而自己则缺乏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二是国家间土地归属、领海纠纷认知狭窄。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很多大学生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对边界问题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网络、非正式交流等碎片化的信息,缺乏权威的认知渠道,仅保留“知道”层面,对国家安全缺少全面体系化的教育,对于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更是回答不上来。三是多元文化冲击对国家安全意识的负面影响。当代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东西方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等不同文化交织,特别是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极少数大学生片面地看待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不坚定,不能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必对国家安全意识产生不良影响。
        3.增强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策略
        第一,学校要加大对安全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并要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属于交叉学科下的综合教育分支,学校要充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加大对安全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训,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的安全教育知识理论以及安全教育实践训练能力,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也可以进行更好的实践演练,提高高校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安全教育实践演练环节。将传统的纯理论授课方式与实践演练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掌握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和知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去科学体验馆进行体验演练,也可以通过体育课以及军训来进行演练。
        第三,完善安全教育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检验应该通过笔试以及实践演练考试两者并行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笔试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并且实践成绩要占有较重的比重。
        第四,加强心理安全教育,使国家安全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程度,健全的心理直接或者间接地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维护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所以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第五,丰富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活用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典型案例增加课堂的活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迫在眉睫,高校在制定具体方案时,一是应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安全事业发展蓝图,既要做到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借鉴和吸收其他有益文化,使大学生在接受国家安全教育时能感受到与时代并轨。二是不能太空泛,应该将现阶段政治、经济、军事、国土、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安全危机与民族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起来。三是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时,应以国家安全内容为主进行专题化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将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入脑入心。四是高校应鼓励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认识危机后,才会自觉形成国家安全意识的转变。
        结语
        只有在教学资源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鉴别是非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国家安全教育,只有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走进高校、走近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妮.当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及亟待提升环节分析[J].教育观察,2017,(15):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