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贠颖
[导读] 摘要:在公路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路面基层是整体公路的承重层,因此时常出现路面损坏,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并引发各类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农村公路管理站  陕西西安  710500
        摘要:在公路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路面基层是整体公路的承重层,因此时常出现路面损坏,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并引发各类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并未对路面基层加以有效处理,合理施工,从而导致路面基层的最大承载力与结构强度等性能有所不足,使得整体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低于预期,路面基层无法充分发挥出道路承重层的职能效用。而对这一问题的优化完善,需要对基层路面的常见问题、具体处理措施以及需要注重的事项进行全面分析,并组织开展规范化路面基层处理施工作业。
        关键词:公路建设;路面和基层;施工质量
        引  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公路工程在不断发展,不断适应“高速”节奏的过程当中,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因公路建设质量不合格或公路建设出问题而导致大量车祸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相关部门也对此引起重视。而我国现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是公路路面基层的建设有缺失,导致路面出现裂缝、车辙、坑槽、沉陷等病害现象,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就必须加强对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管理,确保路面基层的质量,保障路面平整、行车安全。
        1、影响公路路面基层处理的主要因素
        相比于建筑建设环境,公路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在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会有诸多因素对公路路面基层处理造成影响,因而需要对公路路面基层进行科学的处理,切实提升公路路面基层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路基施工涉及到深挖运输和填筑等工序,工程工艺相对简单。但是在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进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地区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发现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并且施工环境整体较为恶劣,会对公路路面的基层处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制约。一般来说,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大多处于野外,工程整体施工量和运输量也相对较大,周边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如果不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准则进行施工作业,就很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造成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过程当中对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施工过程对机械设施和物资具有较高的依赖性,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公路路基的建设场地较为分散,对实际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概述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环节在施工期间使用的材料为沥青混凝土,基于该种混合材料相关原材料的基本特点,使得道路工程路面基层出现了非常多的质量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未得到施工单位的关注重视,给道路工程的有效应用所致的影响较大。总结当前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首先,离析问题,即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开展工程项目路面基层施工期间会应用到较多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若在实际利用中没有对粗细集料比例进行合理控制,易导致各类材料级配不合理,最终在混合料使用时便会发生离析问题,促使道路路面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其次,侵蚀问题,即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应用砂石、水泥等材料进行路面铺筑施工时,如果未做好路面压实及后续的养护管理,那么会导致铺筑材料发生脱离铺筑层的问题,而且在道路工程施工地方发生强降雨天气后,会发生材料脱落、松散等问题,引发各类交通事故。


        3、公路工程路面基层的常见处理措施
        3.1对路面基层施工原料的有效控制
        在不同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要求,选择建设类别适当的公路路面基层。而在公路工程领域中,路面基层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分别为板体性路面基层与粒料型路面基层。其中,板体性路面基层由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综合稳定土等具体路面基层类别所构成;而粒料型路面基层则由填隙碎石、级配砾石等构成。不同公路工程对路面基层施工原料的质量、规格型号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多数公路工程中,对粒料型路面基层施工原料的具体要求为:将所选级配碎石混合料中各类粒级集料的压缩值控制在30%以内,并确保全部粒级集料中最大颗粒的粒径在5.3cm内、将粉料数量在整体混合料中的所占比重控制在6.5%~7.5%,并将粗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控制在3.75cm左右。而在二级及以上公路工程中,则不可将部分类别基层作为公路的路面基层,而是将其作为路面底基层。以水泥稳定土板体型基层而言,只可将其作为二级及以上公路的底基层,以及其他级别公路工程的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总体而言,要结合不同公路工程的具体级别、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路面基层类型,并按照相应施工材料质量标准进行配置、采购。
        3.2控制拌和料配合比
        大量的调查与统计发现,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在碾压时要严格遵守先轻后重和先静压后振压的压实方法,一定要做到静压足够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在碾压工作的最后要用胶轮压路机光面,碾压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压实的方法和压实的遍数,压路机完成碾压工作后,相应的工作验收人员应该立刻对碾压的压实度继续检测,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该进行重新碾压,并且在重新完成碾压工作之后继续进行压实度的检测,直到验收结果符合生产的标准和要求才算碾压工作彻底完成。在碾压过程中经常性地会出现弹簧这种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要及时对混合料进行拆除然后选择新拌的混合料进行填补,来使其达到质量的要求和规定。在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时,在压路机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速度都比较慢,但是在这个时候要严格注意不能急刹车和停车,避免对基层表面造成破坏,影响其稳定性。摊铺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碾压施工,但是在摊铺工作完成之后如果碰到晴天、比较干或者刮风季节的天气时,摊铺后的表面将会很容易出现脱水的问题,会造成局部的骨料发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及时使用喷雾器对摊铺表面进行均匀的喷水,让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如果摊铺表面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那么强度将会降低。
        3.3严格管理路基施工
        针对路基的施工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注重路基的填筑材料的管理。在对路基进行重新填筑的时候,对填筑材料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并控制好原材料粒径的大小和填筑厚度;②对土质的含水量也有要求,填筑材料含水量应达到相关标准,保障路基后期的一个强度、与密实度。土质的含水量对混合材料的结合,路面基层的密实度而言,极其重要,提高其含水量;③保障路面的压实度,就路基而言,路面压实度是其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路基压实,路面整体强度才能符合标准。
        4、结束语
        为使工程路面施工基层管理得到一个整体的优化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路面基层产生病害的原因,针对此从施工工序、技术策略、管理监督方面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以期公路使用期限能够延长,推动公路路面基层建设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跃伟,郝冬梅.探析公路路面基层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9(28):124.
        [2] 陈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2):70-71.
        [3] 李建仙.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要点及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236.
        [4] 谭勇.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8):40-41.
        [5] 邓敬源.公路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8):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