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060219881205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施工建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易出现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总体质量提升,尤其是路基的作业质量不理想,会为铁路工程后续其他环节施工埋下质量隐患,使得工程项目无法在既定时间内交付使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铁路施工工程的路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路基;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推动我国交通业稳定健康发展,而且借助于不同规模、类型铁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与投入使用,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变得愈加频繁,人们出行的便捷性大大提升。
1铁路整治路基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温度差异较大,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可能会受到气候影响而发生路基病害,春季后又因为温度升高而发生路基沉陷问题,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几何尺寸,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提前预防并对病害路段进行整治,提升路基质量,保障所有灾害可控,维护运行秩序。
2铁路路基质量控制措施探究
2.1施工质量关键点及卡控措施
2.1.1施工质量关键点
(1)材料质量。众所周知,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质量,只有利用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材料进行作业,才能建设出质量达标的工程。铁路工程在处理路基之前,必须对路基填换的用料进行严格的查验,若条件允许,可在试验室或选取某一路段进行试验作业,确保其效果良好,质量达标后才可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准备路基填换用料,如涉及集料配比问题,必须按比例进行。道砟是用于道床回填的主要材料,道砟质量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与重点,作业时所使用的道砟必须为专业道砟。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材料,并在进场之前进行严格检验,保障施工材料的参数和质量符合工程所需[1]。材料进场后必须在统一地点进行存放,注意防潮防湿,还要由专门人员进行看管。
(2)作业质量。之所以要在施工前召开例会,是要将作业内容和注意事项详细的交待给作业人员,使其明确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和标准,确保所有人员均可按照要求和流程施工。另外,施工预备会还会根据工程状况制定回填料的密实程度,以便施工人员有所准备。当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阶段完成施工后,施工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需要对各处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检验,确认其质量达标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每天完成施工作业后应进行开会总结,细致分析当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详细的整改措施和管理标准,逐步调整作业工序,使其达到最优状态,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作业质量,提升铁路路基处理水平。
2.1.2卡控措施
严格按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中的要求作业,轨顶标高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综合考量区域内的施工现状和路基质量控制要求,标高设计误差最大不可超过20mm。道床、轨距、三角坑、空吊板等都是铁路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路基质量之间息息相关,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上述环节的施工作业,并进行反复的测量与检验,保证其误差不会超出规定标准。胀轨是铁路工程施工工作的高发故障,为预防这一问题,应在施工中恢复施工地段线路道床断面,做好补碴,提高道床的密实程度,使其始终保持于饱满状态之下。完成施工后,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作业面进行严格检验,曲线外股、桥头等位置的宽度不可低于肩宽。由专门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督,确保整个施工环节安全无忧。必须注意的是,施工地段的轨温不可超过20℃,也不可低于-20℃,这些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或监管人员检测。
无论是起道量超过50mm,还是拔道量超过80mm,都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整改,严格执行并落实“四不超”的作业原则[2]。
2.2铁路路基整治措施
2.2.1固化检修,加强预防
实际整治铁路路基病害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路基状态,明确与病害相关的所有信息,加大监管力度,与设计院一起建立动态化的监管网络。组织专门人员对施工作业段的各项参数进行采集、分析与整理,在数据上为铁路路基整治提供支持。随时监控作业区域内的地位和气温,明确其变化规律,指导施工班组按照流程和标准处理病害,并进行严密的观测与修整。当施工区域的负温指数和冻深接近限定值后,必须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施工班组和属地车间做好预防,加强巡检,树立防范意识,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及时处理,以免演变成为更严重的灾害。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则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与处理,调出专门的班组对病害问题严盯死守,谨防其出现过大变化。不断加大检查密度和频次,由专门人员负责病害整治工作,谨防线路设备出现失控状态。可以成立专门的小组对病害路段进行高频次的检查,随时掌握路基变化状况,全面覆盖所有病害位置。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路基病害会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并与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全面落实拦、停、扣、封等措施,组织专人看守问题路段,协调作业人员和电务供电人员到现场处理。通过固化检修的方式全面把控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并在预防过程中确保所有病害可控。
2.2.2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了解温度变化规律
路基病害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温度,路基病害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应在施工过程中全面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该项工作可安排专人进行,每天在固定地点测量路基温度,了解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气温和地温变化规律的方式,了解路基病害与温度之间的潜在关联,预测路基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尽早做好准备,降低因路基病害而给铁路运输和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路基填料的质量、自然环境、温度都是影响路基质量的直接因素,在整治铁路路基病害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填料问题,还要分析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和温度状况,与设计院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落实病害整治措施,尽早消除隐患。
2.2.3加强交流与学习,积累经验
虽然说区域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发生路基病害的原因也不相同,但是病害的类型大致相似。因此,可在处理路基病害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利用成熟的技术和手段提高路基质量。但这并不代表要在处理路基的过程中完全照搬照抄,可以在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确保处理方法与区域内的实际状况相符。可组织专门的团队到其他地区进行交流与学习,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共同学习路基病害的整治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对路基处理经验和处理方法进行交流与总结,也可在学习中及时反思自身处理病害的不足,及时弥补。完成病害处理后,还要做好后期打算,成立测量小组,对不良地段进行严密观测,细致的收集各项信息及技术参数,利用信息技术建成更加全面的观测网,争取覆盖所有不良地段,并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试验段监测,为后续的整治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结语
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应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把控施工细节,综合考量勘察、设计、准备、监理等内容,确保路基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铁路工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铁路施工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和水平,保障其达到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这是提高铁路运行水平和运行速度的重要方法,也是保障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卓高.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7):166-167.
[2]王罗平.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9):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