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赵敏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敏
[导读] 摘要:本文以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以及造价控制介绍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形式为主要依据,从工程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等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目的在于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好造价经济,实现最少经济换取最好建筑质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深圳市盛利造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以及造价控制介绍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形式为主要依据,从工程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等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目的在于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好造价经济,实现最少经济换取最好建筑质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工程造价控制
        引 言
        工程造价管理重点是关于各类工程项目建造中的详细成本开展整体的评价分析、管理和把控的工作阶段。在实践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慢慢变成当前进步中的核心方法和措施,存在一定的实践价值,基于此在工程实践中引进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探析有关工程造价的把控内容,以至于可以从根源上提高其整体工作品质和成效。
        1  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通常是指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的每个阶段,即从工程项目谋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勘察设计、施工招投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中均始终保持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工程在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施工功能的前提下,其经济指标能够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存在建设周期长、工程规模庞大等特征,对其进行造价管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开展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时,必须针对不同的参建成员、不同的建设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造价控制策略。
        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动态化的管理,其将工程项目视作一项活动,并将其全过程合理地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并列举出每一个阶段的项目活动清单。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将实施过程中对所有施工行为进行分析,筛除其中无效或低效的施工行为,从而最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迅速,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保障工程建设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措施。而工程造价涉及工程项目建设始末。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备受关注。接下来,笔者围绕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提出自身几点拙见。
        2.1 工程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管理内容,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加强这个阶段成本的控制,可以在充分调查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拟建方案制订估算书,主要就是坚持经济和适应发展的原则,对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可以采用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这个阶段的施工成本进行合理性管理和控制,可以建造工程总承包及风险机制,让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对这部分的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投资风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让建筑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图1所示。
       
        图1
        2.2 设计阶段
        首先,有效落实限额设计与标准设计,针对前者其核心在于针对工程情况,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等作出符合规范的限额设计,在将投资估算纳入该范畴的基础上,基于总体目标,对初始设计进行合理且高效的控制;针对后者其核心在于以设计标杆为基准,对设计费用进行合理缩减,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基于设计图纸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及质量能效,促使工程效益比重持续上升;其次,优化选择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在项目控制的设计环节,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个方案,但是并不是所有方案都能发挥最大作用,这就需要经过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高品质的项目设计方案,并将其落到实处在保证实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广,与此同时,这也便于对设计单位提出更高要求,设计出综合使用性及经济性等关键指标的高质量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对设计方案使用价值及参考依据的充分体现。
        2.3 项目招标时期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在工程招标时期,标底存在一定价值,需要施工企业做好系统编制工作,专业人员做好系统化处理,在项目开展期间,结合施工具体规划开展工作,防止出现合同之外的经济支出,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经济效益:①寻找造价疑问,反复推敲。工作人员对文件、图戒指和资料进行合理分析,在文件中一旦发现问题,则要立即解决,防止造成不良影响。②准确编制,细致进行。企业需要做好编制工作,明确分工,保证工程报价准确性,基于图纸设计上保证工程量准确性。对于图纸不准确内容,通过自我估算,做好咨询工作,保证工作按照实际情况进行。③定标报价,决定利润,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工程量和图纸等进行工作,明确投标报价工作内容,按照文件具体情况做好定价。
        2.4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为防止问题的出现,需密切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并执行工程项目经济责任制,签订内部岗位经济责任制,增强工程相关人员造价控制意识,以此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二是鉴于工程具有量大、工期长等特点,需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估价,提前做好造价信息采集工作,并加以合理分析,估测出因各类因素动态变化引起的造价变化情况,确保动态管理贯彻施工阶段始末。三是加强施工阶段项目变更、科学预测施工材料价格的监控,完善设计变更审批,加强变更设计价格控制等。四是加强材料出入库和存放管理,实时专人一岗管理,若施工需使用材料,需详细填写材料规格、数量、日期等详细信息,并要求相关负责人签字,为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夯实基础,进而有效提高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
        2.5 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通常是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应当对工程所涉及到的相关材料与文件进行整理,并由专门的检验队伍来根据其特点展开对应的内部检验工作,加强对完工结算过程中,重点项目的核算并对其实际上的数量、单价与总价进行结算。而对应的管理部门也要在此过程中,做好对结算书的编制以及对材料使用文件的整理,配合建设部门的工作完成对项目工程结算书的比较,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完工环节工程造价的全方位管控。并且要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针对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完工结算造价控制措施,通过归纳总结等多种措施,来实现对项目内容的优化,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最大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属于一项动态化管理工作内容,在实践工作期间需要强化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力度,在项目开展期间,需要强化项目建设力度,针对具体情况系统化管理和分析,对项目工程各个环节采用对应造价管理形式,对具体问题采用合理化解决方式,不断总结和完善项目管理手段,从而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建设项目工程进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段晓燕.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2)
        [2]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 李荣滨.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6)
        [3]国内外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对比研究[J]. 卢艳超.  工程经济. 2017(04)
        [4]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改革措施分析[J]. 肖永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7)
        [5]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 布兰霞.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5)
        [6]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及分析[J]. 张佳文.  价值工程. 2019(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