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剖析 南晓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南晓伟
[导读]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市政道路由于在设计中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因此设计的道路不符合城市发展趋势,造成交通拥堵,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因此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相应标准。
        怀来京西洁源污水处理厂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400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市政道路由于在设计中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因此设计的道路不符合城市发展趋势,造成交通拥堵,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因此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相应标准。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相关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成为影响居民出行质量的重要环节,交通堵塞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因此市政带路在建设之前需要对道路进行精心设计,保证道路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趋势,保证交通的顺畅。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并且做好道路规划设计,统筹协调,与周围环境相一致,提高城市道路规划的质量,推动城市的发展。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特色
        1.1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反映城市特点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对于不同地区的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保留下的城市特色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是城市吸引外来人员,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尊重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的多样性,保留城市自身魅力,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与城市的文化、环境、人文、地理等相协调,在保护环境、保持城市整体规模的情况下,提升城市的认同感以及文化归属感。因此对于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设计中采用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保留历史也要符合未来趋势,因此要根据城市的地理情况和文化特色,做到因地制宜,提升城市魅力,促进城市发展。
        1.2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具有功能性特点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道路是城市运行的核心,一个城市的道路具有便捷性和功能性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并且对于旅游城市等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提升城市魅力。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从全局考虑,全面分析,不仅要关注城市道路建设的美观程度,同时要保证道路的功能性。道路的功能性主要是道路的设计要清晰、顺畅,根据导航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每一条道路,有利于出行者快速找到目的地。并且道路要具有便捷性,道路的设计不可过于复杂,影响人们的出行质量和效率。道路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需求,同时要发挥效能。可以对其他城市中成功的设计方案进行借鉴,保证城市道路设计的有效性。
        2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2.1 提供交通通行的基本平台
        道路的设计基本功能就是提供行人和货物运输的平台,道路对于具有通行障碍的区域,比如跨域山川、河流和路线等,可以发挥很好的连接作用,为交通通行提供很好的工作平台,解决人们的出行以及货物的运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加强区域的社会沟通和经济交流等。例如,早先的山区城市,因为大河流和山谷的阻碍作用,影响城市一体化发生制约社会资源的流通,而通过道路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将天堑变通途,促进社会各类资源的流动,提高经济的增长。
        2.2 反映城市的景观特性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最为主要的市政设施,是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体现,这要求城市道路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审美需求,体现城市的景观特色,实现城市道路与城市景观、建筑等协调统一发展,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充分的融合,建立和谐的城市道路系统。
        2.3 体现与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融合统一
        传统的城市道路并没有将给管道、电气、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统一设计,不管是电气还是燃气道路出现运营问题,都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维修与加固,不符合“节约型”发展理念。未来“节约型”的城市道路系统需要将各类市政设施与道路系统融合一体(如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形成系统化的城市道路体系。


        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道路线形设计
        3.1.1 直线段设计
        过长或过短的直线路段均会导致交通事故率偏高,直线路段过短可引起驾驶员的频繁转向操作,易诱发事故。需要选择合理的直线段并辅以竖曲线和平曲线的过渡,使得路线设计人性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干扰与影响,一般直线段最大长度不超过设计车速20倍,最小不低于设计车速3倍或6倍。
        3.1.2 平曲线设计
        平曲线具有调整路线方向、得以适应地形与地物变化的作用,从而保障道路的连续顺畅性。通过平曲线设计可以实现城镇、名胜古迹、风景文化区的绕行,但是需要确保最小平曲线半径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平面内转弯安全。
        3.1.3 豎曲线设计
        竖曲线半径越大就能提供更良好的行车视距条件,当竖曲线半径较小则易造成由不合理的平纵线形组合引起的视线不连续现象。竖曲线不仅仅需要足够大的半径来保障交通安全,也需要有足够的长度作为保证。
        3.1.4 线形组合设计
        线形组合是平曲线、竖曲线和直线等的连接组合,组合过程中应该保证过渡与连接的平缓性,目的是使得驾驶员视线平缓过渡且行车状态合理变化。线形组合好坏体现到人性化设计,以及是否能够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3.2 路线交叉口道路设计问题
        城市诸多道路存在交叉的问题,对于交通流量较少且道路等级较低的可以进行平面交叉设计。平面交叉中应该考虑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通行时间,设置好红绿灯管控机制,确保路线的中混合交通的分流行驶。出入口端部应该易于识别,因此一般将出口位置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如果因为地形因素需要设置在跨线桥之后应该距离大于150m。同时,一般将出口设置在凸竖曲线上坡道上,如果是设置在凸曲线下坡道应该设置更长一些,增加行车视距使得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将匝道的平曲线方向。入口则应该设置在主线下坡路段,便于重载车辆利用下坡加速在入口端点附近保持较大的行车视距。
        3.3 道路景观设计问题
        城市道路的景观照明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中央绿化带,充分利用中央绿化带的空间种植草木,一方面使得上下行交通更容易分离和识别,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绿化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2)可以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一侧增加绿化,一方面提供行人避雨遮阳区域,另一方面美化市容市貌,缓解视觉疲劳;(3)对夜间照明进行美观设计,使得照明效果既能够满足行车安全要求又能形成比较独特的风景线,使道路与周边环境具有更好的协调性。此外,对于山区或者盆地环境的城市,道路边坡的生态设计也可以为道路景观增色不少。
        3.4 道路排水设计问题
        道路建设完成后边坡和路面需要设计排水系统,使得雨水能够顺畅地排除,从而减少水损害的影响,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道路排水设计需要从边坡和路面2个方面考虑:边坡排水需要在边坡顶部、底部设置截水沟将雨水顺畅排除,避免雨水渗入到路面中引起路面材料的退化,需要在边坡表面排水避免雨水浸泡边坡从而降低岩土力学特性造成边坡不稳定;路面排水除了设置排水横坡外,还可以采用透水性路面层。此外,道路排水系统还可以与海绵城市进行连通,使得道路雨水能够有效储存在海绵城市的中转站中,当需要用水如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情况时,可以充分利用存储的水源,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利用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促进可持续性城市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的交通问题愈发严重,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与方法展开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城市交通问题得到缓解,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云.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19):106~107.
        [2]刘宁.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居舍,2017(1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