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泽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新课改,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新工科”对新型工科人才的核心要求。良好的生产实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论理解、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实践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实习无法深入进行,部分流于形式,导致实习教学质量较差、学生获得感与提升度不够。本文通过对生产实习实例进行分析,提出“政-校-企多元联通交互”,促进企业积极接纳、培养实习生。
关键词:本科教育;材料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引言
生产实习是工科高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材料化学专业来说,课堂教学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而在实际材料化工生产和研发中,还要涉及许多专业经验和专业技能,如有机材料提纯、易燃易爆危化品安全防范措施等。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在化工环境下的亲身经历,才能使学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高新企业数量偏少
目前,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为塑料加工、橡胶加工、3D打印、新能源材料等高分子加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对企业的实习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加强武汉工程大学与高新企业的合作,建设更多的与高新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
1.2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生产实习基地偏少
学校教育更重视理论科学研究与思维模式创新,而企业与工厂更追求经济利益与生产效率。在校学生生产实习时间短、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与企业需求不符。不仅如此,接纳实习学生一般会给企业带来诸如安全、管理等压力和不便,故企业往往对在校学生的短期实习有所抵触。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现代化生产自动化的持续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即使某些小型企业涉及人工操作岗位多,但操作不熟练的学生进驻生产线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还存在潜在安全问题;此外,有些企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一般不愿意接纳实习学生。因此,大多企业将接受在校短期实习生视为一种负担,导致实习基地的创立较难,有效实习基地的数量也日益减少,高校学生基本的生产实习要求难以得到满足。
2实习基地建设改革措施
2.1加强工程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室是强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的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加强实验环节,取得了优良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为切实加强教学基本资源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不断加大对专业实验室与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投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指导教师的配备,同时也不断深化实验课课程体系的改革。
材料化学专业依托于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院公共测试平台实验室等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设备平台。结合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工程实践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环保与医用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有机硅材料技术中心”和教师科研室的教学资源,使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建立工程实践平台,形成“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践-创新)的教学格局。通过工程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验证课堂所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熟悉将来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掌握相关应用技能和工具,使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前沿,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希望学生利用这一平台可实现实践、思考、验证、改进、创新这一系列的过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素质。
2.2推动实习-毕业设计并行,实现实践能力长期考核
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依靠毕业设计考核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长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模式协调并进。同时,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需要系统的评定方法。毕业设计作为高校学生本科学习成果的体现,理应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所反映。而且,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的毕业设计将更加深入、贴近实际生产,与此同时,企业的特种设备、特定工艺、检测仪器等有助于学生对所选课题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兴趣得到提升。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艾默生公司合作模式为例如图1。
.png)
图1校-企互动新模式
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将中山大学本科生的材料工程学原理知识和艾默生公司的设计、制造、生产和检测能力相结合,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检测技术,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课程中无法学到的行业专有的温度敏感材料应用、传感技术和材料功能测试方面的实验仪器、以及电子电工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知识与实践技能。艾默生公司建立了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测试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双方共建的实习教学基地将依托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支撑条件,通过双方协调努力,使之能够用于本科生的材料开发及其数据采集处理等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以及毕业设计、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图2为我校学生在艾默生公司实习的总结报告图)。同时,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将由中山大学教师和艾默生公司研发工程师共同指导。
.png)
图2我校学生在艾默生公司实习的总结报告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有助于高校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的信息互通、资源共用、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实习生将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连接起高校研究与企业生产的重要桥梁。一方面学生在高校参加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获得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研发能力,进而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将前期获得的研究前沿的新思路、新方法带入企业生产研究中;另一方面将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反馈回高校,借助高校强大的研究能力提供可行性方案,高校学生在毕业设计的研究阶段获得的成果由高校与企业共享。这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新鲜血液的同时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和高校研究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对高校与企业发展均颇有益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进步、发展、升级,真正做到共创、共享、共赢。
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实习企业现状,本着“以本为本”思想不断总结和改革生产实习教学方法,较成功地解决了生产实习教学基地不足等问题。发展虚拟仿真等多种实习模式弥补了校外基地的不足,建设了“互联网+生产实习”平台方便管理和交流,以及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学生考评方法等。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有效解决了材料化学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高了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生产实习的时间较短,学生目前还存在不能完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蔚蔚,张忠明,刘君.改进高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9,(17):191-193.
[2]汪静,黄小文,曾荣昌,等.材料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18-119.
[3]高永辉,邝钜炽,刘爱文,等.提高材料化学类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6,33(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