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寒潮天气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柏林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寒潮天气的重要性,对寒潮天气对健康的影响进行说明,做出寒潮天气局地性影响分析,希望对我国寒潮天气的研究有所帮助。
        中山市气象局  5284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寒潮天气的重要性,对寒潮天气对健康的影响进行说明,做出寒潮天气局地性影响分析,希望对我国寒潮天气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寒潮;天气;寒潮天气
        一、寒潮天气的重要性
        寒潮是中国北方冬季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致灾严重等特点,按照GB/T21917-2008标准,寒潮天气定义为日最低(日平均)气温24h降温幅度≥8℃(或48h降温幅度≥10℃)且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由于寒潮带给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以及对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内气象学者对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很多研究,有对宁夏的寒潮天气进行过程诊断;对贵州高原的寒潮灾害进行气候特征分析;对长江中下游的寒潮发生频次进行分析;对中国寒潮冷高压进行统计研究,对粤东地区一次寒潮天气对浅海养殖业灾情的分析。
        广东珠三角地处亚热带,尤其是深圳,出现寒潮天气过程非常罕见,伴随寒潮而来的剧烈降温和大风不仅会造成国民经济损失,还会给当地人们带来极度的不适感。本研究就2016年1月22—24日发生的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以及地面
        冷高压的共同影响导致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天气进行分析,对以梧桐山山脉为分界线的山顶、东西两侧的气温、气压和风速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寒潮天气过程中靠近沿海的东侧在山风和陆风叠加效应下风速会大于梧桐山山顶,这与台风天气过程的风力分布完全不同,这一局地性特点可为今后天气预测预报和气象决策服务提供依据,也可为中国气象局制定实施的超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试验中所提出的要初步实现大气风、温、湿、水凝物三维客观实况分析场产品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寒潮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1、寒潮对感冒的影响。寒潮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是诱发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寒潮到来时,感冒病人大增,慢性气管炎、哮喘病患者也往往会病情复发或加重。寒潮为什么能诱发感冒呢?一是寒潮所致的暴冷气候使空气的温度显著降低,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的破裂,感冒病毒便乘虚而入。同时,由于气温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温度降至32℃左右。这样的温度正适合黏膜裂口内的病毒生长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强冷空气刺激,局部血管收缩,使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应减少,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由于寒潮袭击前后的2~3天内,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骤然下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如果未能及时添加衣服,就特别容易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给不同类型感冒病毒的入侵以可乘之机。
        2、寒潮天气猛降温易诱发关节痛。关节痛是典型的气象病。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或气象要素剧烈变化之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异常疼痛。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红肿,有痛、热、无力、运动障碍等感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三大基本矛盾,即干与湿、冷与热、气压高与低和关节痛发作的关系最明显。当日变温在3℃以上,逐日气压变化在10百帕以上,逐日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时,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
        3、寒潮易诱发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患者对寒潮最为敏感。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就曾指出,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也发现,约77%的心肌梗塞患者和54%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气下病情加重。这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使人体血管突然收缩,动脉平均压力升高,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加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便明显升高。为了预防和减轻寒潮对心血管病的不利影响,患者平时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要掌握气象信息,当有寒潮天气出现时,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


        三、寒潮天气局地性影响
        台风过程中(甚至在一般天气过程中),作为海拔高度为903.4m的大梧桐山顶的风速一般会大于东侧沿海区域的风速,但该次寒潮天气过程则相反,沿海区域风速远大于梧桐山顶的风速,经过分析,认为造成这一局地性天气现象有2个原因。①海陆风的存在。对珠江口地区海陆风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海陆风系的存在、分布和转换,与海岸线的形状有关,也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该次寒潮天气过程,对于东侧沿海区域来说,夜间降温幅度要大于白天,但总体上是剧烈降温过程,在白天,Δt(海面与东侧)在12.1~12.5℃之间;在夜间,Δt(海面与东侧)在14.4~15.3℃之间。无论是夜间气温还是白天气温,与相对温暖和稳定的海表温度比较,均处于一个温差较大的范畴,海面与陆地这一温差可能增强陆风的风速。②山谷风的存在。该次冷空气南下过境,山顶的气温和谷底的气温均大幅度下降,在白天,Δt(东侧与山顶)在7.4~7.8℃之间,在夜间,Δt(东侧与山顶)在6.9~7.8℃之间,无论白天还是夜间,谷底与山顶的气温始终维持在7℃左右,这一温差也可能增强山风的风速。因此对东侧沿海区域来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存在陆风和山风,陆风和山风的热力叠加效应,促使该次寒潮天气过程中最大阵风(北风)出现在沿海区域。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寒潮大风是由寒潮天气引起的大风天气。寒潮大风涉及面较广,我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河南北部以及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均是寒潮大风频发的地区,淮河以南到我国南海中部海域也可以出现寒潮大风。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中国寒潮大风地理分布广泛,可遍及全国,年大风频次(日数)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多数地区大风年平均日数在20~70天左右,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在10~75天之间,西南地区、华南及长江流域为3~25天。全国有三个大风日数高频区:第一个是青藏高原,年大风日数达75~100天及以上,是我国范围最大的大风天气高发区,经常引起雪域高原出现大风灾害,影响牧业生产。第二个是内蒙古北部和新疆西北部,该地区是寒潮入侵的必经之路,尤其内蒙古北部地势平坦,寒潮大风畅行无阻,大风日数多达50~80天,导致该地区风沙及风蚀沙化非常严重,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第三个大风高频区是东北地区的松辽平原,大风日数在25~50天左右,该地区是东北气旋发展加强的区域,并且其西部有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东部有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大地形的狭管效应增强了风力。该地区春季寒潮大风频繁,常造成春旱,影响春播生产。我国寒潮大风的季节日数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大多数地区春季大风日数多于冬季和秋季,夏季大风日数最少。
        四、总结
        寒潮天气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人们和牲畜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却可以调节空气湿度,维持生态平衡,如冻死一些害虫等。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下面两种天气过程中:一是西来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最后在东亚海岸形成一个主槽,槽后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二是在乌拉尔山附近的阻塞高压崩溃时,高空脊前的冷槽东南移,使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
        参考文献
        [1]胡燕华,季丹丹,岑璐琳.柯桥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以——2020年2月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8):117-119. DOI:10.19754/j.nyyjs. 20200430043.
        [2]杨乐清,赖悦平,刘电英, 等.2020年益阳初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9):172-174.
        [3]谢瑞青,刘宇迪,朱金双, 等.一次极端寒潮天气过程等熵位涡分析[J].气象科技,2019,47(2):312-321. DOI:10.19517/j.1671-6345. 20170534.
        [4]隋东阳,王朋,周其朋.如何应对寒潮恶劣天气[J].农村电工,2019,27(1):42. DOI:10.3969/j.issn.1006-8910.2019.01.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