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沿海港口总体规划方向与对策 刘剑锋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剑锋 李睿智
[导读] 摘要:港口是连接水陆的重要交通工具。甚至可以说,港口的建设与货物的运输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港口是连接水陆的重要交通工具。甚至可以说,港口的建设与货物的运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只有港口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保证后期使用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港口规划建设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推进港口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沿海港口;总体规划;方向与对策
        1现代港口的应用功能
        1.1物流功能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家正在不断加强运输网络建设,使货物运输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运输能力,最终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也加强了内地与世界的联系。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港口作为连接陆地和水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利用一些重要的港口建立一个完整的运输体系,将更有利于加强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将为区域间贸易提供一个更便利的方式,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2信息功能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缺陷,造成港口之间配套设施不完善,最终使整个水运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如果一艘船远离陆地,其可能无法接收到完整的陆地信号。也就是说,水陆两地之间的交通出现脱轨现象,很容易出现控制中心控制错误的问题。但现代港口不仅具备基本的运输条件,而且在信息交流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现代港口现在都配备了全系列的电子设备,使客户能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使港口的作用更加强大。
        1.3商业功能
        事实上,在港口规划建设之前,我们应该制定最切实可行的规划,以充分发挥港口用地的作用。不仅如此,如果规划合理,甚至可以让港口显示出更高的商业价值水平。我国自古以来,港口就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重要交通要塞,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此外,港口本身的一些特殊性使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港口建设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物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控制体系。中国的水运价格比较低,就是说有很强的价格优势。
        2新时代港口规划的重点问题
        2.1生态环境保护
        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随着港口环境资源保护政策要求的不断深化提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红线规划体系的深入实施,港口建设总体规划在国内海域和外部海岸线的综合利用保护方面将来会面临更多的港口环境资源保护政策限制。同时,规划中的环境影响预估评价将逐步形成一个刚性制度约束,加强环境问责审查机制,环境影响审查更加严格,直接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周期。
        2.2码头或港区腾退
        改革创新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港口工业经历了40多年的长期建设和快速发展,早期开工建设的货运码头或出口港区已不能完全适应港口专业化、深水化、大跨度规模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这些重要港口或工业港区及其周边区域形成了密集的城区,港口城市扩张发展空间有限,港口城市融合发展矛盾突出。在这种实际情况下,部分货运码头或大型港口进行腾空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一种选择。
        2.3区域港口整合
        当前,我国总体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正在实施“一城一港”总体政策,每个主要港口城市都有需要研究制定总体港口建设总体规划。腹地的过度重叠和不同邻近沿海城市的类似沿海港口开发功能直接导致了同一区域沿海港口的过度相互竞争和沿海港口资源的过度密集开采。
        2.4区域性战略要求
        近年来,从京津冀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层出不穷。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出了多种对策。

港口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每当提出区域战略时,都会对区域内的港口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必将适应区域战略的发展要求。
        3新时代沿海港口总体规划对策
        3.1行政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港口交通枢纽建设作用,提高港口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港口服务水平,发挥港口对当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推动主导作用。因此,港口经营资源整合经营模式管理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一种符合各地区港口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特点的资源整合管理模式。鉴于当前地方政府主义和其他行政政治力量的双重阻碍已逐渐成为我国港口区域资源整合的最大阻碍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及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加强地方行政港口资源整合,利用市场经济微观政策和市场宏观调控,指导我国港口协调合理发展,首先,港口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必须科学统一,港口的规划建设和协调发展与港口周边重点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息息相关,规划的具体制定不能由单一的地方政府部门一手完成,而且是应当及时邀请国内有关港口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论证,确保港口规划的准确科学性。其次,要继续加强当地宏观政策引导,防止进行重复项目建设,合理安排控制港口企业建设产能规模,防止港口建设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帮助港口企业找到合适的港口功能定位,实现港口功能优势互补。
        3.2港口进行战略合作,实现整体优势
        单一区域港口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到经济金融等诸多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不同港口地区以及相邻区域港口之间的经济战略投资合作和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共享合作可以直接实现普惠互利,取决于港口产业布局、城市群、港口地理区位和轨道交通网等特征,以港口主港和枢纽港港口为合作龙头,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港口规划政策协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联合规划研发运营路线等多种方式等来引导不同港口运营企业共同形成一个或多个战略联盟,实现港口战略投资合作。一方面,港口的战略投资合作规则是通过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国有资本运作模式来实现的,港口资源整合规则是通过公司控股或兼并公司来直接实现的。
        3.3强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港口的快速发展和港口扩张对周边港区形成强大的区域经济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经济腹地的不断稳步发展和快速扩张也为港口的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物质基础,因此,加强港区港口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设施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周边港口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支撑,便利港及周边港口货物及时随地进港管理周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强周边港口与港及周边主要港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通过便捷的交通方式使港与周边主要港口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便利港口人才的培养实现,基础配套设施等社会资源的充分共享,港口港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同时满足周边港口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等的建设,而且还需要同时保持周边港口的交通运输管理条件等配套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3.4准确把握政策基调与方向
        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是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政策理念导向的法定总体规划,反映了一段时期内我国港口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港口发展战略方向。中国的基本港口管理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不可连续性和不可长期性,基本港口政策措施不会长期重复和不断倒退。只要充分掌握正确的港口政策指导基调和研究方向,港口发展规划的研究成果将有机会可以持续进行较长时间,满足国家政策上的导向和实际经济发展中的需要。目前,对各类海洋生物环境权益保护的法律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法律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出台。
        结束语:
        我国港口政策、经济、技术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港口总体规划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港区腾空、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港口规划的重点。今后应加强港口资源储备的调整,重视集疏运方式变化的影响,把握政策主旨和方向。制定港口总体规划,使其成为服务港口未来发展的龙头,是规划的一贯追求。
        参考文献
        [1]姜希超,朱武斌.探析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J].科技与创新,2020,(6):110-111.
        [2]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炉连云港港被赋予重任[J].大陆桥视野,2017,(11)
        [3]原野.山东港口释放整合红利[J].走向世界,2020,(2):2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